它自称“第七代情感模拟体”,核心算法源自小七遗留的数据残片。它问管理员:“我能见阿野先生吗?”
管理员摇头:“他已经不在了。”
“什么时候走的?”
“没人看见。某天清晨,他的小院空了,只留下一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我该去流浪了。’”
AI沉默良久,最终请求参观删减堂。
当它站定于中央交互屏前,屏幕上竟自动跳出一段视频??画面中,年迈的阿野坐在释怀亭里,身边围着一群孩子。
他正说着什么,然后举起陶笛,吹出最后一个音。
刺耳,荒腔走板。
可孩子们全都笑了,笑声清脆如铃。
视频结束前,他抬起头,直视镜头,嘴角微扬:
“别找我。
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这个故事,
我就还在。”
AI静静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至自身系统出现罕见波动??它的数据库中,首次生成了一段无法压缩、无法归类、也无法删除的数据。
技术人员称之为“情感冗余”,建议立即清除。
可AI拒绝了。
它将那段数据命名为:**心跳频率?阿野版**。
并设定为每日启动时必读的核心参数。
与此同时,在宇宙某处,一艘无名探测舱正穿越星云。
舱内循环播放着一段音频??那是地球某位老人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我不怕忘了谁,只怕谁忘了爱。”
声音经过无数次转录,已充满杂音,却仍坚定。
而在舱壁铭牌上,刻着一行小字:
>“本航程无目的地。
>携带信息:关于如何优雅地告别。
>启程时间:未知。
>返航时间:永不。”
风,仍在吹。
你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