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到了召唤。”她说,“不只是来自星星,也来自心里。”
林远点点头,牵起听风的手:“那就一起走吧。”
一行五人渐行渐远,身影消失在晨雾之中。
但他们走过的路上,每一寸泥土都开始发芽。嫩绿的新叶破土而出,叶脉中流淌着淡淡的光。几天之内,这片山脉便长出了一条蜿蜒的光带,宛如大地上的银河。
人们称之为“归途之路”。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一艘由全球共感人合力打造的飞船正静静矗立。它不依赖燃料推进,而是以群体情感波动为动力源,船体材料融合了桃木纤维、晶体矿粉与记忆金属,核心引擎则由九万九千颗共感者自愿贡献的一滴血凝结而成。
飞船名为:“**回声号**”。
启航前夜,林远站在舱门前,最后回望昆仑湖。
月光下,桃树繁花盛开,花瓣随风飘落湖面,激起圈圈涟漪。每一圈涟漪中,似乎都有一个微小的画面闪过:某个孩子第一次学会拥抱母亲,某个战士放下枪跪地痛哭,某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笑着流泪……
他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乎”的证明。
舱门关闭,引擎启动。
没有轰鸣,没有震动,只有一阵轻柔的嗡鸣,如同千万人心跳同步的节奏。飞船缓缓升空,穿过云层,驶向深空。
在它身后,地球的夜晚忽然亮了起来。
不是城市的灯火,而是无数人自发点燃的烛光、举起的竹笛、捧在胸前的桃枝。从北极到赤道,从高原到海岛,整整二十四小时,全球共感者轮流演奏《人间记》,形成一场跨越经纬的“星际送行曲”。
NASA监测到,这段集体声波竟引发了电离层异常扰动,生成一条短暂存在的高导通通道,直指半人马座方向。
就像宇宙特意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
三年后。
念安打开了那封信。
纸上只有两行字: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们已在TRAPPIST-1e种下第一棵地球桃树。
>听风说,那里的风,也会唱歌。”
她将信纸贴在胸口,久久未语。
窗外,春风拂过桃林,树叶沙沙作响。
这一次,所有人都听得清楚:
那是两个声音在合唱。
一个苍老,一个年轻。
一个来自过去,一个通往未来。
他们唱的,依旧是那一首永远不会完结的??
《人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