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华娱从流量到巨星笔趣 > 第四十章 洛杉矶燃冬 倒也没那么燃(第1页)

第四十章 洛杉矶燃冬 倒也没那么燃(第1页)

首先拍摄《AsItWas》的MV。

没啥特殊剧情,无非就是情侣分手后,男主角接纳改变、迷失与找回自我的故事。

所以做完妆发,跟导演和女主角悉尼妹碰头简单聊了两句后,直接就能开始拍摄。。。。

月光透过排练厅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碎银铺成的小径。林曜的手指停在琴键上,最后一个音符缓缓消散在空气中,仿佛被夜风轻轻卷走。他闭着眼,耳边还回荡着《星轨》落幕时那片山呼海啸般的寂静??不是无声,而是千万人屏息之后猛然爆发的心跳共鸣。

苏然站在门口,没有走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她知道这一刻有多重。十年来,他们一起走过地下演出的地下室、选秀舞台的聚光灯、车祸后的医院走廊、星光计划最初那个漏雨的旧礼堂。每一次转折,林曜都选择把光留给别人,而自己退到幕后,像一根沉默支撑整座舞台的梁柱。

“你真的要去柏林?”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满屋的回忆。

林曜睁开眼,侧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扬:“我已经回函了。”

“可《星轨》才刚演完,孩子们还需要你。”

“所以我不打算久留。”他缓缓站起身,拐杖轻点地面,“三天后出发,一周内回来。基金会安排的是闭门评审会和主旨演讲,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苏然走进来,将机票放在钢琴上。“你知道我不是担心行程。”她顿了顿,“是怕你一走,这里的一切又回到原点。你是他们的锚,林曜。没有你在,哪怕只是一周,他们都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看见了。”

林曜沉默片刻,走到墙边,取下那幅《星轨》流程图。纸页边缘已经泛黄,上面贴满了修改便签,有些是小满的手写字体,有些是阿哲潦草的节奏标记。他用指尖摩挲着“终幕:我们走在自己的轨道上”那一行字,低声说:“我不是他们的神明,我只是第一个敢说‘我在’的人。现在,轮到他们自己发出声音了。”

他转身面对苏然:“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他们还能继续演《星轨》,还能为下一个光缝、下一个小满打开门??那才说明这个计划真正活了。”

苏然望着他,忽然笑了,眼里却闪着泪光。“你总是这样,说得好像牺牲自己就能换来世界的改变。”

“我不是牺牲。”他摇头,“我是传递。十年前有人拉了我一把,现在我拉别人,再后来,他们会拉更远的地方的人。这才是艺术该有的样子??不是独奏,是接力。”

窗外,城市仍在沉睡,但远处已有早班公交启动的声音,低沉地碾过清晨的街道。林曜重新坐回钢琴前,翻开笔记本,盯着昨夜写下的最后一段歌词,久久未动笔。

苏然走过去,轻声问:“新歌叫什么名字?”

“还没定。”他说,“也许叫《锈钉与翅膀》,也许就叫《镣铐》。”

她没再说话,只是靠在钢琴边,听他一遍遍试弹旋律。这段曲子不像《外婆的藤椅》那样温柔怀旧,也不似《时间之外》充满宇宙诗意,它更尖锐,带着金属摩擦的质感,却又在副歌处突然升腾出一种近乎飞翔的明亮。

“你会在柏林唱吗?”她问。

“不知道。”他停下演奏,“但他们让我讲‘青年创造力的本质’。我想,答案就在这首歌里??创造不是天赋者的特权,而是弱者对抗命运的方式。一个聋哑女孩用手势写出旋律,一个自闭少年用地球心跳平复焦虑,一个残障老师拄着拐教别人跳舞……这些都不是奇迹,是日常。而正是这些日常,才最需要被世界听见。”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满发来的消息:“林老师,我和技术组调试好了‘感官友好区’的触觉反馈系统,观众戴上特制手环,能同步感受到鼓点的震动频率。下周我们要去特殊教育学校做试点演出。”

林曜回复:“拍视频给我看。”

紧接着,阿哲也发来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给《锈钉与翅膀》加了个电子脉冲loop,试试看?”

他点开播放,耳中立刻涌入一段机械般精准却又充满生命力的节奏,像是从废墟深处传来的信号,规律中藏着野性。林曜忍不住笑了,回了一句:“可以,但别太复杂,要让光缝也能跟着敲桌子。”

两条消息几乎同时弹出红点,像是提醒他??这片星空,从未因他的离开而熄灭。

第二天上午,林曜召集全体成员开总结会。礼堂里还残留着昨晚演出的气息,座椅缝隙间夹着节目单碎片,墙上挂着孩子们手绘的星轨图。他拄拐走上台时,掌声自发响起,没有欢呼,只有深深的敬意。

“我不是来告别。”他说,“我是来交接。”

他宣布成立“星轨青年创作委员会”,由小满、阿哲、心理辅导老师陈姐和灯光设计师老莫组成,负责后续巡演的所有决策。他还签署了授权书,允许《星轨》剧本和乐谱向全国青少年剧团免费开放,唯一条件是必须保留“感官友好区”设置。

“这不是我的作品。”他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是你们共同长出来的一棵树。根扎在痛苦里,枝叶伸向光。我不希望它只活在国家大剧院,我要它长进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会议结束前,光缝第一次主动举手。他拿着写字板走上台,一笔一划写下:“我能写一段新的‘地球呼吸’变奏吗?我想让它变得更暖一点。”

全场安静。林曜蹲下来,与他平视,认真点头:“当然可以。等你写好了,第一个听的人是我。”

中午,林曜独自去了医院天台??那是小满第一次向他展示“风之旋律”的地方。秋风正烈,吹得衣角猎猎作响。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对着天空说了十分钟的话,没有稿子,全是即兴。

“关于创造力……我认为它始于不被允许的存在。当一个人被告知‘你不适合’‘你不行’‘你太奇怪’的时候,真正的创造才开始萌芽。因为它不再是为了迎合,而是为了证明:我存在,我有话要说,哪怕方式与众不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