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帝眉间微蹙。却也明白若想促进和亲一事,尹鸿波此举最为妥当。
但苏义同金国之间的往来叫他十分在意,虽说平叛时金国并没有动静,却叫他心里不得不防。和亲之举,既是平缓两国关系,也是麻痹金国的重要举措。
毕竟他不想叫关成业回北疆去,那就不能叫金国生出添乱的心思。等屏州军一事安定下来,再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思及此处,景仁帝的视线落在杜玲的身上。
若是她争气些,屏州军收复指日可待。
“既然你有主意,那这件事便交由你来办,礼部户部一同协助,务必把和亲一事办的干净漂亮!”
“臣领旨。”
尹鸿波同礼部尚书、户部尚书齐声道。
殿内气氛稍缓,杜玲也回到了女眷这头。
董珍亲密的同她贴在一处,表情灵动。
“四品同知!玲姐姐可真厉害!”
她小声道,眼睛亮的跟天上的月亮似的。
杜玲也忍不住露出个笑来:“下次若是有人想找事,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毕竟六品百户在寿康不算什么,四品的同知再加镇国公府的荫庇就得叫人好好想想了。
上头的安平脸上带笑,虽被好好养了半月有余,但身子仍旧单薄。
太后拉着她的手,表情疼惜。
“尹大人办事你放心,定叫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能为父皇分忧,是安平的福气,也是大周公主应该做的事情。皇祖母不必忧心,到了金国,我可是要天天写信来扰您的。”
太后点点她的脑袋,爱怜道:“你呀!”
安平抿嘴笑起来,表情羞涩。
大长公主在一旁瞧着,时不时也插几句话进来,比起她的热络,皇后的话就少一些。
但她话虽少,却句句说在点子上。
“本宫已为安平备好了嫁妆,除祖制外,还从私库拨了一些给安平添妆。”
皇后说着,眼角微微湿润。她拿帕子按了按眼角,轻声道:“此去万里,定要照顾好自己。”
大长公主也接嘴道:“金国与大周语言不同,我那刚好收养了几个北疆流落来的孩子,样貌礼仪都不出错,我叫平月再调。教调。教,倒是给安平做陪嫁一起带去。”
太后满意道:“你们都有心了。”
大长公主笑道:“我也是做姑姑的,都是应该的。”
“不管怎么说,今日也算是喜事连连,既然安平都有了安排,那其他的兄弟姐妹们…”
大长公主瞧了眼太后,太后微垂着眼,应声道:“是啊,孩子们都大了,都该安排上了。”
“这么个好日子,不若…一同安排了?”
太后缓缓点头,侧头同身旁的姑姑说了两句。
姑姑领了命,绕到屏风道外头去了。
景仁帝得了太后的传话,不由得面露沉思。
“母亲说的在理,趁着今日喜事连连,不如再来喜上加喜。”
“老大,你府中的李侧妃已过世三年有余,也要添新人了。”
大皇子起身拱手:“全凭父皇安排。”
景仁帝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其他几位皇子:“老四正妃刚定下,今日就不添人了。老二老三也各添一名侧妃吧。”
二皇子与三皇子也起身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