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画扫描上传,附言一句:
>“下次见面,带你们去看真正的果园。”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和平已成常态时,宇宙再次发出警示。
一颗从未记录过的彗星穿越柯伊伯带,轨迹诡异,速度极快。它不反射阳光,也不发出电磁信号,唯有在共感场中显形??那是一道深紫色的意识流,带着浓烈的悲伤与愤怒。
探测结果显示,它的核心竟含有微量声晶成分。
“不可能……”莉卡在极光花园惊呼,“声晶是地球独有的物质合成技术,怎么可能出现在太阳系边缘?”
更诡异的是,当“聆心二号”残骸回收数据显示,该彗星曾在三十年前掠过火星轨道附近,而那时,正是第一批人类移民登陆火星的时期。
一个可怕的猜想浮出水面:
会不会,当年有某个实验失败了?某个试图建立跨星共感的项目失控,将一批携带声晶基因的人类意识封存于冰核之中,随彗星漂流至今?
苏禾盯着数据看了很久,忽然问:“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忘了的人?”
全场寂静。
是啊,人类总是记得英雄,却容易遗忘牺牲者。那些未能抵达火星的飞船,那些中途失联的探测员,那些自愿献身科学却无人知晓名字的志愿者……他们的意识,是否曾被注入声晶,期望有一天能被宇宙记住?
而现在,他们回来了。
带着怨恨,也带着渴望。
苏禾决定亲自迎接。
她登上新建的“归音号”飞船,仅带一枚原始声晶核心与一本泛黄的日记??那是她少年时期的全部记录。林知遥想陪她去,被她拒绝。
“这次不一样。”她说,“他们不是迷路的孩子,他们是被遗忘的灵魂。要让他们原谅我们,只能由另一个‘曾被世界忘记的人’去对话。”
飞船启程那日,全球停播二十四小时。不是“我在日”,而是“我记得你日”。人们自发点亮烛火,写下那些被历史抹去的名字:失踪的宇航员、无名的研究员、死于实验事故的志愿者……
火焰升腾,汇聚成一道贯穿大气层的光柱,直指彗星航路。
三个月后,“归音号”抵达交汇点。
苏禾穿上防护服,手持声晶核心,独自步入太空。她没有使用推进器,任自己缓缓飘向那颗漆黑的彗星。
近了,更近了。
她能感觉到,里面有无数声音在呐喊,有哭泣,有质问,有绝望的嘶吼:“为什么没人来找我们?”“我们明明还在!”“你们把我们当成垃圾丢掉了吗?”
她闭上眼,将自己的意识沉入声晶。
然后,她开始朗读日记。
从第一篇写起:“今天老师骂我了,因为我又躲在桌子底下。她说我不合群。可我只是怕声音太大,会把我撕碎。”
再到后来:“我第一次听见别人的心跳,原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像鼓,有人像雨,有人像风吹树叶。”
最后是那句:“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我失败了。我不是消失了,我是被困住了。”
她一字一句地读,声音透过声晶放大,传入彗星内部。
起初,只有沉默。
然后,一丝微弱的回应传来:
>“你是……那个说‘我在’的女孩?”
“是我。”苏禾流泪,“我来接你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