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生汉末时期的经典 > 第421章 仇恨的火种(第2页)

第421章 仇恨的火种(第2页)

河工们虽然疲惫,但眼中有了光,干活时也有了力气,因为每一锄头下去,都意味着晚上能拿到沉甸甸的铜钱,能让远方的妻儿多吃一口饱饭。

傍晚收工,营区外围的空地上,自发形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

精明的商贩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蜂拥而至。

“热腾腾的蒸饼,刚出锅的羊肉汤,便宜卖嘞!”

“结实耐穿的麻布鞋,葛布短褐,下工换身新!”

“针头线脑,陶碗木盆,家里用得着的都便宜!”

刚刚领到工钱的河工们,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顾客。

张老栓攥着还带着体温的几十枚铜钱,犹豫片刻,走到一个卖粗布的摊子前:“掌柜的,扯几尺布,要结实点的,给娃做身衣裳。”

他粗糙的手指抚摸着布匹,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旁边有人买了新鞋,当场就换下脚上破烂的草鞋;有人打了一碗油汪汪的羊肉汤,蹲在路边吃得满头大汗,一脸满足。

这微小的消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涟漪。

运河沿线,尤其是工段附近的集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酒肆饭铺的生意好了数倍,铁匠铺日夜不停地打造着鹤嘴锄、十字镐和钢钎,车马店挤满了运送粮食、木料、石料的商队。

为满足庞大的需求,许多原本半农半工的手艺人也开始扩大生产,甚至招收了学徒。

豫州汝南郡,因疫病而一度萧条的城镇,如今因运河物资转运而重新焕发生机,码头装卸、仓储管理、短途运输,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力。

大司农统筹调配的物资,通过这条逐渐成形的运河支线和水陆转运站,高效地流动着,不仅保障了工程,也盘活了沿途的经济脉络。

而随着各地工坊的扩建,更多的人们有了一份营收,相应的,朝廷的税收也多了几分。

朝野上下的人们,直到现在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兴建运河不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还能赚钱。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也全都是因为上下监管到位,贪腐情况稀少的原因。

最后,还离不开那些廉价的鲜卑劳工的付出。

与这热火朝天、充满希望的大汉河工营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鲜卑劳工营的死寂与压抑。

他们被安排在条件最恶劣的工段,承担着最危险的任务:悬崖爆破后的清障、湍急水流中的疏浚、毒气弥漫的沼泽地开凿……

面对每日都会出现的伤亡,他们的监工却视若罔闻,鞭打辱骂是家常便饭。

更让这些劳工们心寒的是,明明知道朝廷支付了高昂的“劳工费”给檀石槐,可落到他们手中的,只有勉强维持生命、连牲口都不如的劣质口粮。

没有工钱,没有保障,受伤生病之后,也只能等死。

阿史那,一个曾是部落里出色猎手的鲜卑汉子,此刻正麻木地拖着一条被落石砸伤的腿,在泥泞中搬运碎石。

他抬头,望见不远处的大汉河工营地,眼里充满了羡慕的神色。

那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空气中飘来诱人的食物香气。

他看到那些汉人河工下工后,能自由地走动,能用自己的血汗钱换取所需,能和同伴说笑,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希望……

可再看看自己身边:同伴们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

监工手中的鞭子,随时可能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