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生汉末时期的经典 > 第419章 王潜的目的(第3页)

第419章 王潜的目的(第3页)

更多的官员则是一脸惊恐和难以置信,不少官员手中的象牙笏板再也拿捏不住,失手掉落在地,发出清脆或沉闷的撞击声,叮叮哐哐响成一片。

“王师慎言!”连一向支持王潜新政的太傅陈藩,也沉着脸呵斥了一声。

刘宏坐在御座上,身体也不由自主地绷紧了。

王潜的话,同样让他感到了强烈的冲击和不适。

但出于对师父的信任,刘宏还是强自镇定,没有做出过于失态的举动。

面对满殿的惊恐、愤怒和失态,王潜好似恍若未见,依旧平静地站在那里,如同激流中的礁石。

扫望众人一眼,王潜缓声道:“此议,只为探究疫病本源,寻求根除之道,以救万千生民于水火。

若此法能明病理,制良方,则今日剖一尸,或可救未来万万人,此中轻重,诸公可愿细思之?”

他没有再说什么“人定胜天”的空话,只是抛出了一个冰冷残酷,但却直指核心的终极问题——为了探寻真相,拯救更多的生者,是否可以,去触碰那根深蒂固的禁忌红线?

其实,如果只是简单的组建一个医官署的话,王潜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毕竟,依照刘宏如今的权势,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去完成。

但王潜想要的,可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医疗体系和制度那么简单。

他要的是人们思想上的转变。

不同于农事和工业,即便是人们如何的顽固不化,可面对粮食增产以及工业带来的收益,都无法否定其价值。

可医疗就不一样,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无数的疫病和数不尽的尸骸上的。

倘若人们依旧将疫病视作上天示警,依旧紧守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刻板思维,那中国的医疗便很难有发展。

中国外科医疗的萌芽,那可是领先世界数千年的,结果却还是因为思想上的桎梏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终被外人所反超。

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而今,王潜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随着王潜的问话,德阳殿陷入了更深的死寂,殿外呼啸的风雪声,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了。

……

汝南的冬天,雪落得格外沉重。

铅灰色的云层遮住了阳光,寒风卷着鹅毛大雪,无休无止地飘落,覆盖了龟裂的田地,掩盖了荒野间的污秽,将新蔡城外那片巨大的安置区也染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白。

刺骨的寒冷,如同疫魔的帮凶,不断侵蚀着流民们本就微弱的热量。

然而,就在这片死亡与绝望交织的白色冻土上,一种微弱却顽强的生机,正艰难地对抗着严寒与疫病。

安置区边缘,一排排新搭建的、相对规整的窝棚在风雪中挺立。

棚顶和四壁都用厚厚的草帘和能找到的破旧毡毯加固过,尽力抵挡着寒风的侵袭。

棚内,燃烧着收集来的柴草,虽浓烟呛人,却也带来一丝不可或缺的暖意。

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窝棚门口,都架着一口或大或小的铁锅,锅下,是同样冒着浓烟、噼啪作响的火堆。

陶罐里翻滚的,不再是单一的苦涩药汁,而是能够真正化解疫情的良药。

在张仲景和华佗的不断尝试与调整下,药方日趋精炼,来自各地常平仓调拨、以及像李维这样豪商巨贾紧急捐献的药材被充分利用。

黄连、白头翁、芍药、甘草……各种药材按比例配伍,在滚水中释放着复杂的药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