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便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西汉中期”、“南洋独山玉”、“左利子玉匠所制”。。。。。。
年头、料头、匠头,这三大头说的头头是道。
精准至极!
马末都是真的暗暗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拿出来的这块玉牌手把件儿,说实话,价值不算太高,估摸著顶多也就能值个百八十来万。
但它却是一块高古玉!
距离现在得有至少两三千年的歷史了!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著,『瓷有窑口標,玉无定法招——就好比以汝窑为首的宋代五大名窑,各有各的胎色釉色“身份证”,汝窑的开片儿和香灰胎、定窑的竹丝刷痕,照著標准器件儿进行对比,只要对上了就算是有谱了。
可玉料却不一样,老玉料更是如此!
就好比红山玉的沁、良渚玉的工,別说一模一样的“模板”了,连正儿八经的標准器件儿都没几个。
几乎都可以说是没有参考了。
辨別真假,全凭那份儿眼力!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別说建立自己的鑑定体系標准了,能研究明白一个文化期的玉件,就算是很不错了!
这陈默只看了这么几分钟便能说的这么准確,这份眼力,绝对的高手,无疑!
看著將玉牌拿在手里后,表达欲突然爆棚的陈默。
马末都瞬间明白了。
这小子是个“实战派”!
这种人在古玩圈子里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野路子出身,没经歷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所以“说”不出口;但在管啊上的天赋却又高的离谱,真伸手摸到东西的时候,单凭那份对老物件儿的“感觉”就能將东西的真假断个七七八八。
这种人才是毫无疑问的天才!
真正有天赋的那种!
然而让正当马末都还在思索的时候,仍在继续讲著的陈默,嘴里吐出来的一个词猛然间將他拉回现实。
“你刚才说什么来著?”
见到马末都的反应,陈默微微一愣:“我说。。。。。。这块玉,感觉像是块阴牌。”
“怎么了?不是吗?”
陈默有点儿疑惑。
他“看”到信息介绍上,写的明明白白的,按理来说不可能出错的呀!
听到陈默的话后,
如果说马末都先前只是小小的吃了一惊,那么现在他脸上的表情则可以用“震惊”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