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她提醒,明愿后知后觉:“是诶,我还不知道呢,我去问问。”
她掏出手机,点进和班主任的聊天记录,噼里啪啦打字。
明珠:[老班,咱们班的带队学姐是谁。]
心如止水:[你肯定想不到是谁。]
明珠:[怎么突然开始卖关子,该不会是啥风云人物吧。]
心如止水:[再风云能有你风云吗?我直接告诉你吧,是秦静风。]
明愿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了那个站在一排水龙头后,面目清冷的女人。
明珠:[秦静风?]
心如止水:[周五看你的了。]
班主任显然对明愿的交际能力非常有信心。
明珠:[我努力。]
一看她表情,母亲就知道她得到了答案,稀奇道:“咋这幅样子,是谁啊?”
明愿吐出那个短时间内口齿间反复咀嚼的名字:“秦静风。”
父亲今天做的菜都是她喜欢的,孜然虾仁,辣椒炒面,经典番茄鸡蛋,还有一道羊肉粉丝汤,红红绿绿一桌,光是看着就叫人喜欢。还有抽签的余韵,本来明愿全心全意的*兴奋,却因为这个名字,而产生了一点不同的情绪。
这情绪并非负面,却的确与她原本的快乐相悖,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作为大学老师,虽然不是明愿所在的学校,但对于本市知名大学的基本情况,母亲还是有所了解,一听就知道:“那个成绩好的孩子。”
明愿惊讶:“这么有名啊,连老妈你都知道了。”
母亲道:“好孩子谁不喜欢。”
“话是这么说,但她在我们学校可不太受欢迎,”明愿夹了一筷子菜:“大家都说她孤僻,而且性格怪异,不愿意与人交往。”
母亲不赞同道;“妈妈之前怎么跟你讲的?”
明愿道:“我记得,不要从流言中了解一个人嘛。但你也说过,一个人说坏话兴许是偏见。两个人说,那就要有所怀疑。三个人,甚至更多人都在说,就不得不去考虑是否确有其事了。”
“就怕三人成虎。”母亲问:“你讨厌那个学姐吗?”
以她对孩子的了解,明公主有时善良太过,析出不必要的天真,会让人担心她受骗,往常在她面前叮嘱,她都会站在正面角度去思考,还是头一回,似乎认同了大众的想法。
母亲把这一点归结为明公主的个人喜好问题。
谁知,明愿否认:“不啊,我又不认识人家,干嘛讨厌,这不就是聊天讨论吗,不要上升啦。”
摘下围裙,父亲笑嘻嘻说道:“人家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境界不一样,和你们这些俗人有什么好交流的。”
长辈对成绩好的孩子总归是有滤镜。
“俗人?那怎么了,我是没那境界,但你没听过一句话吗。自知才疏学浅辈,甘居人后不争锋,”明愿又嘚瑟起来:“而且,我怕我太优秀,锋芒毕露,叫他们都黯然失色了,所以要藏锋。”
“干嘛藏些没有的东西。”母亲拨了下汤勺,几滴汤汁溅在红白格子相间的桌布上,分外刺眼。
见状,父亲下意识抽出纸巾去擦,补充道:“又不是骂你,俗人有俗人的幸福,你妈和我也没指望你有大出息。”
桌布在父亲的手下恢复清洁,明愿听着充当背景音的电视新闻声,心情愉悦放松,又指了指红签:“没大出息,有好运气。”
母亲道:“跟那个学姐讲话嘴甜一点,你以后不是也想考她们学校吗,正好可以问问。别管别人怎么看她,你自然相处就好了,到底是个怎么样,还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好喔。”
高中时居住的房间,现在还住着,恩爱且开明的父母为她的童年构建了完美的色调,延续到如今,从哪个角度去回忆都是幸福且鲜亮。
于是,其中的一丁点不幸都会变得突兀与痛苦。
沙发上的人不再动了,仿佛被酒醉的折磨打倒。明愿坐在沙发边,望着她,听到墙上的时钟传来指针咔哒声。
“学姐,”她低声叫:“你还好吗?”
为了不闪到眼睛,屋里灯关着,一片昏暗。窗帘方才拉开,秦静风冷白的肤色微微映着月光。
她很浅,容易被染红,长睫毛沾了水珠,人躺在纷乱的薄毯和被揉皱的西装间,修长脖颈像精雕细镯的玉,浑身又热又烫。
光晕中,她轻轻动唇,只发出呢喃般的碎语,像是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