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到了第二年,飞沙堰落成。
他与申时行打造的“都江堰”已经初具规模。
“四六分水,二八排沙,涨水不涝,枯水不旱”
如此梦幻般的效果,在不使用法阵的情况下,呈现在了蜀人面前。
缔造了这一切的蛇与豹,对生存於盆西平原的蜀人来说,那就代表了还不完的恩情。
汶水摇身一变,不再像“暴躁老母”一样摧残眾生,而是规规矩矩地流入平原,形成了密集的灌溉网络。
蜀地的诸多氏族將这个水利工程,称之为“豹垒蛇堰”,简称垒堰。
因为是看著一豹一蛇,慢慢垒起来的。
一年復一年,前来参拜的蜀人越来越多,一个亭子修了起来。
当这个亭子变成了一间庙宇,距离开闢出宝瓶口,已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
庙里供奉著蛇与豹两座陶像。
豹子捏得像只大猫,蛇捏得像只蛔虫。
虽然神像的外表欠佳,但柳玄与申时行偶尔路过庙前的时候,周遭的蜀人都会齐齐拜倒。
为了利用蜀人对垒堰之功的崇拜,一位小氏族的族长向申时行派了使者,希望能承认他是庙祝。
在徵得申时行的同意后,这位小族长扩建了庙宇,定名为“都水庙”,他还给柳玄与申时行塑了像,被奉为了“都水神使”。
无论是建亭子,还是修庙宇,都是蜀人自己组织的行为。
但柳玄也乐於享受蜀人的崇敬与供奉。
有时,柳玄会藏在庙里,以帘幕为遮蔽,偷听信眾的交流,得知一些远方的传闻。
通过对传闻的去偽存真,柳玄得知了大邑商的动向。
这些年里,遥远的北方发生了诸多大事。
灭夏之后,成汤的太子大丁先行去世,接著,成汤也步其后尘。
外丙、仲壬先后即位,但没几年就去见成汤了。
一年前,太甲接过王位之后,因肆意破坏成汤留下的规矩,遭到了老臣伊尹的放逐。
半年以前,伊尹还率领贞人击退了进攻亳邑的饕餮。
王位空悬,伊尹与诸大臣联合执政,代行王权。
柳玄这才知道,如今大邑商正处於被后世称为“共和”的时期。
远方的这些大事,目前与柳玄没什么关係。
但这不代表柳玄没必要去关心。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迟早有一天,柳玄要从中原的变局之中浑水摸鱼,从而升格他的境界、开闢属於他的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