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台將暨宏景请来上第一课,暨宏景也不藏著掖著,將自己多年心得分享出来。
几个副將都听得很是认真,就算是几个大老粗也觉得很有收穫。
课后的交流环节,各人也就暨宏景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
刘台在一旁看著,对此感到满意。
虽然是第一次办,大伙还有些不习惯,但多搞几次,也就好了。
当晚,李知柔在振海楼设宴,与眾人共度重阳佳节。
之所以选择振海楼,而不是在都府,是因为振海楼要更高。重阳登高,赏菊赋诗,乃是唐代传统。
大诗人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
当晚又是好一场饮宴。
九月初十,出海半个月的白泰轩回来了。一同带回来的,还有二百多的匠人。
收穫真不算小了!
据白泰轩所言,此行一路北上,最远到了杭州。
其一路上藉助海商之力,招募匠人南下。
特別是在浙江,百姓对钱董昌之战造成的混乱心有余悸,白泰轩趁机宣扬岭南安定,募集了不少匠人。
同日,刘隱收到了最新的邸报,长安直发广州,到底是比到封州来得快。
李茂贞进逼长安,昭宗再度出逃,欲往河东投奔李克用。
华州韩建几次上表,多次相请,昭宗遂幸华州,开启被韩建劫持的日子。
李茂贞入长安,宫室、市肆,焚烧殆尽。
杨行密、王建不甘人后,纷纷上表。杨行密请昭宗迁都江淮,王建请昭宗幸成都。
九月十一,第一炉砖顺利出窑,共计五万余块。
这还是因为刚开始,有些窑没赶上第一批点火。以此计算,最多一个半月即可烧够筑城所需之砖。
这种事,还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古时几乎每块砖都要署名,方便出事后寻找责任人,应该砖的质量都有保证。
出砖顺利,工匠们都鬆了一口气。刘台也趁机给予一定的赏赐,以巩固效果。
九月十二,蒲珂末也回来了。
与白泰轩的几条船相比,蒲珂末船队规模大得多,足足有四十多条船。
蒲珂末此行也是收穫满满,几乎每条船都塞满了人,颇有些后世奴隶贸易时的感觉。
四十多条船,一共转载了一万六千多名来自林邑、真腊等地的劳力。
也不知道蒲珂末是怎么弄来的,刘台合理怀疑他真是钱买了。
不过也无所谓,他能搞来人就好,反正岭南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