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当年你不同意公司把你调去宜安的安排,那边儿更热,你肯定受不住。”
温知新没感受过夏至之后的宜安。
她咬了一大口米糕,嘴被占住了就不用再接话。
吃过早餐,开车去会场。
“你今天还能采访吗?”陶千雁问她。
温知新笑着点头:“当然能,只是嗓子有点不舒服而已,可以说话。”
清纯无害的长相,看起来纯净又脆弱,但当她笑着望过来时,又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坚韧和野心。
陶千雁想到温知新来新川财经的第一年就曝光了一家没人敢报道的黑心房地产企业,开车回公司的时候后面还有好几辆对方的车在追赶。
温知新被恐吓,沾着血的死老鼠快递寄到公司,她垂着眼睛,面不改色地把它们封好,贴上便利贴以免吓到打扫卫生的保洁。
她还是把那篇新闻成功报道了出去,当地政府迅速展开调查,精准打击掉了这个恶势力。
即使不在一线,她也没有改变什么。
两个人到会场签到拿到记者证,找到一个角落先分了工。
峰会分上下午两场,上午这场主要是会议报道和提问。
一个半小时的会议,期间留给记者四十分钟提问的时间。
温知新拿到麦,先问好,再自报家门,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问题。
“上届峰会,赵教授建议保现金流,如今大环境发生的变化,是不是也在印证着这样一个趋势?”
“是的。在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往往不太关注当期的现金流,总认为未来能够把这些收益赚回来。大家更倾向于看重一家公司的长期前景和远期盈利能力。但我认为,在未来,这种心态会逐渐发生变化,更多人的风险偏好将转向优先关注当期回报。”
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里,温知新站的笔直,倾听的表情认真,“其实对个人来讲,也是这样的,是吗?”
赵教授点头,“没错,对个人来说,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未来能赚多少,反而应当更重视眼下的工作成果和实际效益。这种转向务实、关注短期稳定性的趋势,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半场会议结束,温知新和陶千雁吃茶歇休息了一会儿。
陶千雁喝着咖啡,说:“从茶歇就能看出来,这次峰会比上次峰会规格高。”
温知新没参加上次峰会,无从比较,只是觉得这次主办方提供的小蛋糕不甜,她很喜欢。
又听了半个多小时的会议,上午场结束,会场的人散的差不多了,温知新和陶千雁她们没走,找了张桌子凑在一起把稿子写完。
中饭是自助餐,在酒店三十四层,温知新拽着陶千雁去了个很角落的位置。
“怎么坐这里?”
温知新慢慢喝着温水,说:“怕遇见熟人,不想打招呼寒暄,累。”
陶千雁笑笑,对她这种没工作就断电的状态见怪不怪。
下午场是进行提前约好的专访。
和工作人员协商好采访时间之后,架设备调光别麦顺提纲。
第一位采访对象叫盛天润,信天科技执行总裁,温知新高中同学。
“好久不见,温大记者。”盛天润笑着和温知新握手。
“好久不见,盛总。”
“今天来的时候还和穗禾打赌你一定在,她输了。”盛天润说。
温知新纳闷:“来峰会采访是我的工作,这有什么好打赌的?”
“上次峰会你就没来。”盛天润说。
温知新想到自己没去的原因,反驳的声音都弱了几分,“采访名额都是台里定的,我没有权利。”
寒暄结束,正式开始采访。
虽说是专访,但留给每家记者的时间最多也就四十五分钟,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是浅尝辄止。
盛天润明显没聊尽兴,结束时问温知新:“你什么时候请我去你们台接受专访,一两个小时的那种。”
温知新说,“你真想来的话,我下周就把选题报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