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车队走得不算很快,行至城镇时,闹出不小的动静,许多富商听说是举子路过,过来打听,听说解元也在,少不了过来送礼的。
谢书瑾帮忙应付了,没叫喻花露面。
这些人送银子良田就算了,还有来送人的。
送些打手丫鬟也就罢了,还有人把自家孩子送来,要给解元当学生。
谢书瑾废了些力气,才将他们送走。
谢书瑾不由感叹,“青禾的名气真是越来越大了。”
另一边的元青禾哪里知道自己的本领,她正扮成小道士,优哉游哉地看着风景,背着书,好不自在。
孙三娘一副凶悍模样,只是没几日,就渐渐心软起来。她怕元青禾路上憋闷,遇上风景秀丽地方,不管是山川还是溪流,都会停下故意让马匹歇歇吃点草。
也只这种时候,元青禾会放下书本,邀陆卿卿一起看风景。
孙三娘正看着马匹吃草,闲下来看了一眼远处,两个孩子正站在水边望着无处风景,明明穿的是一样普通的道袍,偏这两孩子能穿出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孙三娘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嘴角上扬。
四娘装水回来,看她偷笑的模样说道:“你总算不急了?”
孙三娘回过神,立即又变回凶悍干练的模样,“我哪里不急了,又不能让马儿没日没夜的跑,人要歇,马儿也得歇歇吧。”
四娘哪看不出她那点心思,提醒说道:“前面可没镇子落脚,咱们是住林子里,还是找农户借住?”
“看看有没有农户吧。”孙三娘说着,皱起了眉头。
要论平时,她肯定在林子里找块位置对付了,她可不想借助看人脸色。
“你那宝贝疙瘩细皮嫩肉的,确实不适合睡林子里。”四娘面无表情地说着,轻易就揭穿了孙三娘的小心思。
孙三娘别扭了一下,很快就释然了,“咳,她可是解元,独一份的,当然要照看得仔细些。”
四娘看着她,心想这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了。
天色渐晚,元青禾一行来到一个小村落。村口的小孩子看到霸气的孙三娘,吓得立即跑开了。
这时陆卿卿玩闹着,叫元青禾下马车去找人借住。
元青禾才伸头看了一眼,那些跑开的小孩子又跑了回来。
孩子们围着元青禾,好奇地问道:“小道长,你是来帮我们捉妖怪的吗?”
元青禾刚还有些不好意思,看孩子们望着她都是天真可爱的模样。她也起了些玩心,学着道士模样抱拳拱手说道:“贫道路经此地,可是有妖邪?”
孩子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道:“小道长,我们村子里真的有妖怪!”
元青禾饶有兴致地看着这群孩子,笑着说:“那你们给贫道仔细说说,这妖怪是个什么模样,又有什么怪异之处。”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描述起来,说那妖怪常常在夜里出没,发出奇怪的声响,村里有个书生被妖怪附身了,整日疯疯癫癫说胡话,再也不愿意读书了。
元青禾心中觉得奇怪,别的她也不会掺和,可听说是叫人不喜欢读书的妖怪,她不由有些好奇。她跟孙三娘和陆卿卿说了一声,一行便跟着孩子们进了村子。
来到那书生家,只见一个和元青禾差不多年纪的书生坐在院中披头散发,眼神呆滞,嘴里发出哒哒的响声,似是弹舌的声音,瞧着很是怪异。
书生的父母愁眉苦脸,见到一群女道士,仿佛看到了救星,赶忙上前说道:“道长,您可得救救我们的孩子啊。”
元青禾想过去看看,陆卿卿怕她危险忙护在她身边。怪力乱神之事,她们都有听说,可少有见到。说不得信不信,尽量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刚刚她就不愿意让元青禾过来,是听四娘说,元青禾这种能书生有金光护体,不怕这些。
她这才不情不愿放她冒险,可来是一回事,该护还是要护着。
她挡在元青禾前面,真要冒出个妖怪来,她就一刀劈开它。
元青禾走进院子时,就发现,那书生偷偷瞟了她一眼。她心中有些怀疑,围着书生转了几圈,仔细观察着他的状态,又问了书生父母一些情况。
她发现这书生虽然表现得中邪了一般,但眼神里偶尔闪过的狡黠却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元青禾心中有了些猜测,她故意大声说道:“这妖怪甚是厉害,贫道需在这屋里布下法阵,才能将其收服。”
说着,她便开始在屋里摆弄起来,竖起两只手指,嘴里还念念有词,“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这妖怪甚是厉害,师妹,快用银针。”
陆卿卿跟在一旁瞧着元青禾忙活,看她不停冲她眨眼睛,她心领神会,从随身的药箱中里取出银针包,走上前对元青禾点点头。元青禾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找准时机。
元青禾一边假装布置法阵,一边大声说道:“此妖狡猾,需先定住它的邪气,才能进一步施法。”说罢,给陆卿卿递了个眼神。陆卿卿迅速出手,银针精准地扎在书生的几个穴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