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如今网络发达,信息公开,很多活动之类的照片都会公布在网络上。
只不过可惜的是,她在学校是十年前的事。
时间跨度太大,那会儿网络也不如如今发达,并没有找到相关资讯。
退出网页前,她去搜索引擎里鬼使神差又搜了一次自己的名字。
跳出一条相关消息,标题是《2012年年度教育部弱势助学金名单》
她把名单几乎翻烂了,只看见自己的名字和大学三年级的应拾秋。
除此之外,再没别的眼熟名字。
教育部弱势助学金,是给低收入贫困家庭学生的。
而自己是高中毕业来台大读本科的,为什么她的名字会出现在这里?以郑升的资产,怎么可能需要这点助学金?
事实的真相,不会有人告诉她。
哪怕应拾秋也不愿意说真话。
她转头就托人帮忙去学校调档案。
效率不低,很快就传来薄薄一张手写纸稿。
联系住址那栏,填的是台北万华某个地方,不是大陆。
连联系人姓名都不是父亲,而是一个陌生名字:蔡淑珍。
这陌生的信息仿佛一记耳光,将她打了个嗡嗡响。陆生根本不可能申请弱势助学金,更不会填写本地户籍地址。
所以,她还在被欺骗。
阳光收起来,天空中悬着一团乌云。
连风都开始变冷了。
也许出于一种茫然心里,又或者有些回避,楼庭一连几天没回过家,在片场附近开了间酒店,熬夜连轴工作,硬是一口气赶完了好几天的戏份。
趁着布景的空当,她连休息都省去了,独自驱车前往万华。
万华区不算太旧,可这片老社区像被城市抛弃了。
居民楼低矮,外墙斑驳,乍眼看像上个世纪留下的遗物。
几个佝偻老人在畸零地里摘菜,听见脚步声,瞥她一眼,又移开目光,显然不认识这个年轻人。
楼庭便主动上去搭话,“请问,您认识蔡淑珍吗?”
对面眯着眼听了半天,摇摇头,含混吐出一句闽南语:“我听无懂啊。”
楼庭只好大声重复一遍:“蔡,淑,珍。”
“蔡淑珍?伊无是早著死啊是无?”
老人说着方言,口音很重,声音也不怎么响亮。
明明不懂闽南语,也不会说,可楼庭偏偏听懂了。
这一点让她觉得些许诡异。
“阿公,您的话是什么意思?”
“早著死翘翘啊!”
“……死了?”
“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