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藤壶喜欢热的地方,讨厌寒冷吗?”童昭珩迟疑地得出一个结论,“所以液氮能够有效地阻止它们的行动,这个房间温度较低,所以也没有外面那种触手大藤壶寄生。”
“能把区域情况放大看看吗?”他问。
于是冼观又点了几下屏幕,选择“显示所有报错信息”。
一条带着黄色三角形标志的警示信息弹出:胶囊电梯B3段检测到不明物体附着,请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随后又是一条信息弹出:胶囊电梯B2段检测到不明物体附着,附着面积超过百分之20%,请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第三条:B3层东区走廊空气质量差,请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第四条:亚格力斯之柱受压不均,A49号点位有破裂风险,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第五条:亚格力斯之柱受压不均,AE16号点位有破裂风险,相关人员尽快处理。
……
随即是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第二十条……消息越弹越多、越弹越快,报错警示音滴滴滴响个不停,连续弹窗了几分钟,整整八块屏幕全部被报错信息填满,映得两人的面庞都黄澄澄一片。
童昭珩瞠目结舌:“太多了……有哪里是安全的吗,我来不及看清。”
冼观在不停手动关闭报错窗口,但根本赶不上弹出的速度,界面重重叠叠,最终卡死了。
“我重连试试。”冼观话音未落,头顶的一块屏幕忽然熄灭了。
他皱着眉抬起头,却见屏幕接二连三地变暗,伴随着微弱的引擎熄火、风扇停转的声音。
“什么意思,停电了?不对啊,灯还亮着呢。”童昭珩茫然道,却见冼观插在面板上的手表居然也弹了两下红色的电池标志,随后黑了屏。
冼观拿起手表,也显得莫名其妙:“刚才还有百分之八十的电。”
童昭珩环顾四周,茫然的眼睛忽然睁大,声音颤抖起来:“小观老师,是这个东西……它在吃电!”
他指着那个巨大的灰色心脏——黯淡光线下,能够明显看到一些莹蓝色的小光点顺着盘踞控制台上的庞杂管线在流动,最终汇聚到中心的心脏处。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心脏体积又变大了一些,边缘甚至要溢出操作台,好像一座巨大的灰色肉山。而它表面不知何时结出了更多突起的轮廓,附生于原本畸形干瘪的藤壶壳上。
童昭珩忙拉着冼观后退一步,警惕地盯着那怪物,冼观也瞬间明白了:“怪不得这里的灯一直暗暗的,电压不稳,之前你说供氧管道出问题,一定也是因为这个——不是藤壶寄生阻碍了通风,而是吃掉了供氧电机的电。”
童昭珩也联想到了什么:“上一次我们在B2鲸鲨厅的时候,所有鱼都在齐齐撞墙,因为唯一的光源是鲸鲨大厅里的应急灯,吸引了它们。”
这个发现叫两人一时之间都有点接受不了,实在是太超出认知了。
“但还是很难解释这些藤壶到底是怎么变异成这样的,”冼观说,“以电流为食物,简直闻所未闻。”
“也许它们本来就变异了,可能因为海洋污染或者核废水,”童昭珩说,“然后亚特兰蒂斯作为一个日夜发光发热的大信标,把这些深海中随洋流漂浮的变态藤壶全吸引到自己身上了?”
“有这种可能,不考虑这种变异藤壶的习性,普通藤壶确实生活在20度左右的海域里,”冼观说,“海水温度升高时,会使得他们繁殖更为活跃,但过高当然也不行,会烫死的,尤其是藤壶幼虫。”
不等童昭珩回答,他又自言自语道:“有一个方法能够试验。”
冼观说罢果断打开总机室大门,用陶瓷刀撬了一小块冻僵的藤壶下来丢到地上,并打开高功率的手电筒将其对准。过了一会儿,藤壶表面的霜层在强光照耀下融化,从里头伸出一个长身体数倍的触手,恹恹地去够手电的光。
童昭珩看得汗毛树立。
门口不少藤壶都已经从白霜下缓过来,试探着想要把触手伸进总控室。冼观见状立刻收起电筒,关上了门。
“趋光性?”冼观摇头否认自己:“这不可能,普通藤壶根本不进行光合作用。”
童昭珩气若游丝:“普通藤壶也不会释放孢子、控制海洋生物攻击人类啊……”
“也是。”冼观认同地点头:“大部分藤壶是雌雄同体的,只是需要异体受精,虽然这些总归也算不上是正常藤壶……”
“你想说什么?”童昭珩在这呆着浑身不舒服,扭来扭去静不下来。
“所以,我有一个模糊的猜测,”冼观指着主控台中央膨大的怪物,“这玩意儿有没有可能是个……卵巢。”
“卵巢?”童昭珩诧异地看过去。
“嗯,你看,它和外面那些藤壶长得完全不一样,也没有攻击性,更没有防御手段。反倒是像一个母体,盘踞在电流最充分最集中的地方,不断吸取营养和能量。”冼观说,“正常的藤壶因为无法移动,所以在需要交配的时候,会把yin茎伸长到自己身体数倍的长度,再将精子传递给附近的个体。”
童昭珩对这一番藤壶生态科普完全没有防备,听明白后,他两眼一黑:“你说,那些触手……那些从藤壶里伸出来的长长的触手……是它的……是它们的……”
“yin茎。”冼观奇怪地看着他:“怎么了,你还好吗?你看起来要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