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星月显得很沮丧:“走要走去哪?现在还能去什么地方……”
童昭珩勉强打起精神,说:“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们要不要找找看呢,万一密钥没有被人带走,而是锁在什么柜子里。”
“真的假的,我怎么觉得不大可能。”宋星月虽是这么说,但依旧小步挪动着。她把袖子垫在手指上,拉开文件柜和抽屉往里看:“要找什么啊,是一串密码吗?还是一把钥匙?”
童昭珩看向冼观,对方摇了摇头,只得叹气道:“不知道,说是密钥,但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也有可能是个U盘之类的。总之我们分头找找看吧。”
他把手电举到脸的高度左右晃了晃,说:“我去看看那个……是资料档案室吧。”
“好吧,”宋星月说,“那我去里面看看。”
童昭珩绕过大厅中央的数张办公桌,来到一个写着“资料档案室”的侧间。档案室的铁栅门半开着,并没有上锁,里面靠墙是一排灰绿色的金属文件柜,把手都有些氧化了。右侧立着四排文件架,架子的中层是竖着插立的厚文件夹,上下两层码放着纸箱子,上面都浮着一层灰。
童昭珩左右看了半天不知从哪下手,只能就近抽出眼前没塞好的半截档案袋,牛皮的纸袋已经有些发脆。档案袋页角印着“物资运输豁免申请”,底下的盖章日期是2019年3月19日。
2019……已经是五年前。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个恐怖的念头。
难不成……
难不成他其实并非今天中午才进入的亚特兰蒂斯,而是早已在这个循环里困了不知多少年。
也许他在第一次电梯坠落事故时就已经死了,却还作为一个无知的孤魂野鬼徘徊流连在海洋深处,久到亚特兰蒂斯其实早已荒废,他都不知道,还在一遍遍重复生前的故事。
这个想法让他毛骨悚然,童昭珩朝档案室门外看去——黑暗中偶有手电光划过的痕迹,配合翻找东西的声音,但他脚下灌铅,一步也走不动,生怕出去一看空无一人,宋星月和冼观都只是他濒死的幻觉而已。
“这间是不是主管办公室?”宋星月清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小观老师,你来看看。”
“好。”冼观沉声回答。
童昭珩闭眼摇了摇头,重新把注意力放回面前。
他又抽出几耷零散的资料,均是一些行政日志和项目备案,记录着琐碎的行政通知和维修日常。走马观花地翻阅了好几份之后,童昭珩注意到一个项目log被反复提及——PPR13。
童昭珩又把目光落到那些归类整齐的文件夹,果然看见四本厚厚的册子并排立在一起,封脊印着“普罗米修斯计划”,底下一排英文的项目代号“ProjectPrometheus13”。
应该就是这个吧,童昭珩不走心地想——说到底,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不过绝对没心情硬啃这么厚的实验报告。然而正欲移开目光时,却意外瞥见了底部项目负责人的名字:冼栋。
嗯?童昭珩手指一顿,姓冼?
厚实的硬壳文件封面带起一阵扬尘。
「项目启动时间:2014年1月1日」
「项目背景:2013年9月,欧盟“深渊探索者联盟AbyssExplorerAssociation”(EUAEA)在大西洋热液喷口区发现深海蠕虫,其声波信号可被万里之外的“海洋之心”量子计算机实时捕获并建模。作为全球首台耐高压水下量子设备,该计算机搭载512量子比特处理器,专为深海高压环境设计,能直接在海底完成声波-神经关联性计算,避免数据传输延迟。」
「经模型推算,此类声波或可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并作为新型脑机接口的激活信号。此外,海洋之心可有效提升海洋地质勘探精度,并降低生态破坏风险。」
「普罗米修斯计划是首个将生物行为、量子计算、地质动力学三者闭环的研究框架,有望掀起“21世纪海洋学范式革命”,具有不可估量的资源经济价值、灾害防控价值及海洋战略价值。
童昭珩往后翻了两页,是当时的立项备案和董事会投票记录,并指定了冼栋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
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小观老师的爸爸吧。
可他还记得对方曾说过自己父亲负责的实验项目很失败,原话是:“从最开始方向就不对,失败了正常,成功了也是灾难”,说的莫非就是这个计划?
童昭珩直觉自己似乎不该继续看,仿佛在背着小观老师偷窥他家的隐私,但又实在忍不住好奇心。
「执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