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不是这个季节能收获的!”赵家觉得自己肯定漏了什么。
“掌柜的,我们现在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降价啊!”几家粮铺掌柜饶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得把价格降回去。
“掌柜的,那这白米价格是定五文还是六文?”
“许明棠卖六文,咱们也定六文。”
她们这样说着,改了价,但是下午来买粮的人依旧寥寥无几,“这几家粮铺太可恶了,传播谣言借机涨价,反正价格一样,还不如去街口许明棠的摊上买!”
“掌、掌柜的……”伙计望着掌柜的阴沉的脸,小心请示。
许明棠在镇上的宣传,赵、王两家都听到了,心中各有合计,毕竟云山下村收获一百多石粮食的事情是货真价实的,街口的板车上全是土豆和白米,运河边上那些黄绿的稻苗势头也是正好,等到七八月更别提了,粮食丰收的话,粮价只跌不涨。
特别是王家,他们昨日囤了大批粮食,要是在秋季丰收之前没卖出去,得放库房发霉了。
“改价改价!定五文。”
粮铺的涨价计划只施行了不到半天就被迫终止。
临近傍晚的时候,分别有不同打扮的人进入镇上不同的粮铺,讨价还价之后以九文钱两斤的价格买了大量的白米和其他粮食。
她们口中说着,“要不是许掌柜收摊了,我才不来这买呢!”
掌柜的听了即便生气也不敢和她们掰扯,原先堆在仓库的大批米粮此刻成了烫手山芋,得在六月底之前出清才行。
这些人买了粮食之后,扛着扁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掌柜的,她瞧着面生呢!”
“大概是永州来的穷鬼吧!买点粮食都要讨价还价!”
这些“永州的穷鬼们”带着粮食转到了许明棠宅院的后门。
许明棠和孙县令正在后院等候。
七个人分别买了十斗左右的粮食,许明棠挪出其中的二十斗道:“大人,这是归还今日挪用县衙粮仓的白米。”
是的,许明棠今日在街口卖的白米来自县衙粮仓,每个县衙都有粮仓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孙县令纠结再三,也只得咬牙开仓,谁成想许明棠不到一天的功夫竟然就能把白米拿回来。
“许明棠,你真有办法啊!”
不光把开仓的粮食拿回来了,还低价买了这么多粮食。
“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光咱们镇上粮价稳定可不行啊。”
“第二步,稳定已经入境的灾民。”
许家大清早就在店门口贴了告示,要招大量伙计建造房屋,不过每日工钱只有五文,包三餐住宿。
这个待遇实在说不上好,镇上有住所的百姓不太愿意去做,只有流离失所的人看到这个告示如获至宝。
一个穿着破草鞋的女孩在认真读完告示之后,飞快地往镇外的山林里跑去。
往常少有人烟的山林里,此时多了些人迹,小女孩钻进其中一个山洞,高兴地道:“娘,爹,镇上有东家招工,包三餐和住宿呢!”
“真的吗?!”
“但,她们会要我们吗?”男人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