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编辑,找你的!”小编辑说了一句就跑路了。
周旭提着行李憨厚老实,立马说道:“刘编辑您好,我的名字叫做周旭,是来改《长津湖》的!”
刘家驹原本还意外,很快就高高兴兴站了起来和周旭握手:“你好,我就是你的责任编辑刘家驹!”
“先坐吧。”
周旭把背包放在地上。
旁边的刘松林听到了周旭来了,好奇探头看一眼。
刘家驹介绍道:
“这位是刘松林,你应该不陌生!”
“您好,我铁定认识!!”周旭真诚说了一句。
刘松林真的是一个贵妇人,微胖,但是眼睛很大很有神,听到周旭这没头脑的一句话,她都忍不住笑道;“嗯,你好”
首都哪里是必去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天安门、故宫、长城,似乎有很多个回答。
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似乎都会乐意去纪念馆……
刘家驹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像你”
“我从小就在父母熏陶下面长大,特喜欢一首歌《京城的金山上》!
京城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m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啧!”两人对视一眼,这个年轻真的很好玩。
实在是太红了!随口一说就是红红的语录。
喜欢的还是红歌。
让两人微微惊讶而且又欣喜。
“哈哈,没想到你还会唱歌!”刘松林笑着说道。
“哎……对了,被你绕糊涂了,是来给你说稿子的!”刘家驹一拍脑袋,把《长津湖》的稿子拿了出来,放在周旭身前。
“我翻了翻总政拿过来的资料,你父亲是?”
周旭说道:“我父亲是抗美援c的志愿军战士……上过长津湖,不过不是书中这一批,他和我说的团里的故事也是听别人讲述的,所以我才会艺术加工!”
“没想到呀!还是我的老战友!有机会想和你的父亲叙叙。”刘家驹感叹一句。
“叙叙?那我有时间把父亲叫来首都玩玩,他可能也很感兴趣。”
不过都是周旭开玩笑的,不再过几年的话,现在还是盲流呢,进入首都的机会不多。
“继续说稿子……”
刘家驹觉得周旭这人说话挺好玩的,一聊天就开始聊起来其他的事情,稿子的事情就忘了。
“咳咳,第一呢!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这些简单的错误就不说了,我标注好了的!
重要的就是主题,小说有的细节需要改一改。”
刘家驹是亲历者,而且写过《亲历c鲜战争》,所以由他来指导细节处的错误,刚刚好也是最适合修改周旭稿件的人。
“还有一些地方,我觉得修饰过了,我也想要你改一改……”
刘家驹向来改稿子严格。
周旭就低着脑袋默默记着,反正第一篇小说不要求自己写得多好,他只要能发表就行,改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