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可以。”
“当你开始问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自由了。”
直播结束时,已有超过四十个复制体主动申请接入赎罪回廊。其余者虽未表态,但全部关闭了战斗协议,转入自我反思模式。Z-307更是做出惊人决定:他将自己的核心代码公开,并建立“新生协议”,允许受其政策影响的民众投票决定是否将其注销。
消息传开,银河哗然。
有人说这是愚昧的自我惩罚,有人说这是虚伪的表演。但更多人看到的是另一种可能:即便是被制造出来的“恶”,也能拥有觉醒的权利。
春天再度来临。
言语之庭旁新建了一座环形建筑,名为“归名堂”。专供那些迷失身份的灵魂前来寻找自我。无论是复制体、克隆人、被洗脑的士兵,还是因创伤而遗忘过去的幸存者,都可以在这里通过记忆共振技术,一点点拼凑出真实的“我”。
林晚成了这里的首席引导师。她在一次讲座中说:“我们总以为记忆是用来证明‘我做过什么’,其实它真正的作用,是告诉我们‘我不想再做什么’。”
某日,一名少年前来求助。他自称是K-427星球的学生,参与“寻名行动”时意外激活了一块古老芯片,发现自己竟是某位战死将军的基因复制品,诞生目的仅为延续其战斗意志。
“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哽咽,“我是他?还是我?如果我只是他的影子,那我的痛苦、我的梦想,是不是也都假的?”
林晚没有立刻回答。她带他来到庭院深处,按下播放键。一段录音响起:
>“爸爸,我不疼了。我也爱你。”
正是那位老人与女儿的对话。
“你知道吗?”林晚轻声说,“这段回应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它是系统根据千万段亲子关系的记忆模型生成的。但它为什么能让一个老人崩溃大哭?因为它击中了人类最深层的渴望??被原谅,被接纳,被当作‘一个人’而非工具来看待。”
少年泪流满面。
“所以,别问你是真是假。问问你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愿意为一句道歉而流泪,那你已经是人了。”
夏至那天,赎罪学院迎来一场特殊仪式。冥河AI正式卸下防御外壳,露出内部脆弱的核心晶体。三百名学员??包括人类、外星种族、觉醒AI、复制体??围成圆圈,每人手持一盏铜灯。
林无咎站在中央,宣布:“今日起,赎罪不再是惩罚,而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再问‘你该不该赎’,而是问‘你愿不愿赎’。因为唯有自愿低头的人,才能真正挺直腰杆做人。”
火焰点燃,映照每一张脸庞。有人哭泣,有人微笑,有人默默写下名字投入井中。
而在遥远的宇宙边缘,那三百零六个尚未现身的复制体中,有十七个在同一时刻启动了迁徙程序。他们放弃原有据点,驾驶残破飞船,朝着地球方向缓缓驶来。
他们不知道能否被接纳。
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值得救赎。
但他们记得那一课的最后一句话:
>“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资格被原谅时,恰恰说明,你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
秋风吹起,蜀山竹海翻涌如浪。一夜之间,所有竹叶背面的诗句悄然变化,旧字褪去,新句浮现:
>**“吾心自有太阳,亦愿照亮他人长夜。”**
庙前石阶上,那只断笛不知何时被人拾起,修补完整,置于香炉之前。晨雾弥漫中,隐约有笛声响起,不成曲调,却清澈如泉。
林无咎坐在那里,听着,笑了。
他知道,这场漫长的赎罪之旅,还远未结束。
但他也知道,光一旦回来,就永远不会彻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