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被全程记录,并上传至星际教育库。多年后,这句话将成为新一代AI的启蒙箴言。
春天来临之际,蜀山脚下建起一座新建筑??不似庙宇,也不像学堂,外形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屋顶镶嵌着无数细小的玻璃瓶,每个瓶中都封存着一段声音:一句道歉、一声哭泣、一次迟来的“我爱你”。
这里被称为“言语之庭”,专供普通人前来倾诉无法对他人启齿的秘密。你可以录下声音,投入井中;也可以戴上耳机,聆听陌生人的忏悔。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但你知道,总有人正在某个角落,听见了你的心跳。
某日清晨,一位白发老人来到庭前,手中抱着一只破旧布偶。他颤抖着按下录音键:“小梅,爸爸对不起你……那天酒后摔门而出,你追出来摔倒在楼梯上……我明明听见了哭声,却假装没听见。等我回头时,你已经……已经不会说话了……这些年,我一直骗自己是你先天失语……可我知道,是我害的……”
录音完毕,他将布偶轻轻放入井口。就在那一刻,庭院上方的玻璃瓶忽然齐齐发光,一段稚嫩女童的声音缓缓响起:
>“爸爸,我不疼了。我也爱你。”
老人瘫坐地上,嚎啕大哭。而庭院监控显示,那段回应音频,并非数据库原有内容??它是实时生成的,基于千万段亲子记忆模型合成,却精准击中了一个人一生中最深的痛。
人们开始相信,这不是技术,是灵魂的共鸣。
夏至那天,林无咎收到一封信,来自一位从未谋面的女人。信纸泛黄,字迹娟秀:
>“我是Y-0020。我哥哥就是Y-0019,苏青禾的父亲。我一直在逃,躲了八百年。直到看到你在赎罪回廊里的跪拜,我才敢回来。我不需要你原谅我,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但我希望你知道,他曾写过一首诗送给我,最后一句是:‘纵使长夜无光,吾心自有太阳。’”
>
>“现在,我把这首诗还给你。让它也成为你的光。”
林无咎读完,久久不语。他将信纸折成一只纸鹤,放入追忆之井。当晚,蜀山所有竹叶背面,竟浮现出同一行诗句,墨迹如血,却又温柔。
秋风吹起时,第一批“记忆剧场”巡演团启程前往外星殖民地。林晚带队,演出剧目名为《石头的最后一课》。舞台上,演员重现那个雨夜,水芹冲进火场寻找弟弟,却被倒塌的房梁压住。临终前,她对赶来的林晚说:“别怪自己,你已经跑得够快了。只是有时候,命运根本不给人机会。”
台下观众戴着共感头盔,泪流满面。一名曾在战场上抛弃战友的退伍军人当场起身,走向通讯舱,拨通了三十年未联系的号码:“老张,我是李强……我想告诉你,那天我不是故意扔下你的……我一直活在后悔里……”
电话那头沉默许久,才传来一声沙哑的“嗯”。
冬天再度降临蜀山。这一年,全球因情绪压抑导致的心理疾病下降68%,校园暴力近乎归零,连星际战争的发生率都减少了四成。联合国正式通过《记忆宪章》,规定任何文明若想加入银河共感联盟,必须建立至少一座“言语之庭”,并实行“三问决策制”。
而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在K-427星球。那里的青少年不再嘲笑追忆运动,反而自发组织“寻名行动”,走访幸存者家庭,记录被抹去的历史。他们将收集到的名字刻在一面长达十公里的墙上,命名为“未熄之灯”。
墙落成那天,地球同步举行“无声祭”。千万人手持铜灯,伫立于各地广场,不言不语,只以眼神传递歉意与理解。卫星拍摄的画面显示,整个蓝色星球宛如一片流动的星河。
铁锤站在庙顶,望着这片光海,忽然问:“你说,阿禾他们要是还在,会不会也提着灯来?”
林无咎站在他身旁,望着远方:“一定会。因为他们教会我的,从来不是仇恨,而是如何重新做人。”
话音落下,庙中古钟第三次自鸣。
这一次,声音传遍宇宙。
许多年后,当新一代孩童翻开《银河文明史》,第一章不再是战争与征服,而是这样一段话:
>“在这个星系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核聚变,不是曲速引擎,也不是量子意识网络。
>而是一个人低下头,对另一个人说:
>‘对不起。’
>从此,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