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东京郊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一名自闭症少年首次主动拿起画笔。他不会写字,也不善表达,但他画了一棵树,树下有两个小人牵着手,天上飘着许多发光的气球。
老师将画拍照上传至共感网,标注为“未知意图作品”。
三小时后,冰岛一位牧羊人收到了这张图的推送。他不懂日语,也没去过亚洲,但他看着画愣了很久,然后打开老旧的打字机,敲下一封信:
>“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也被需要着。
>昨晚暴风雪困住了羊群,我一个人在山上守了一夜。
>很冷,也很害怕。
>但现在我不怕了。”
信末附了一张照片:黎明时分,一群绵羊挤在木屋檐下,屋顶积雪反射出淡淡的粉红色晨光。
这张照片又被转发给南极科研站的一名越冬队员。他已经九个月没见过绿色植物,几乎忘记阳光的颜色。当他看到那抹粉红时,突然哭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原来世界还在运转。
>原来有人记得寒冷中的温暖。”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被系统命名为“非线性共情链”,标志着《春天OS》正式进入**超语言传播时代**。
而在地球另一端,千夏完成了她的最新研究论文??《情感信号的生物电编码机制及其在社会修复中的应用》。她在结论部分写道:
>“我们曾以为科技的目标是让人更高效、更强壮、更聪明。
>但现在我们明白,最高级的技术,是让人重新学会软弱。
>因为唯有承认脆弱,才能建立真实的连接;
>唯有允许受伤,才能真正治愈。
>弘树写的不是一个操作系统,
>而是一封写给全人类的情书:
>‘我相信你,哪怕你不完美。’”
论文发表当晚,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同步举办了“静默阅读夜”活动。参与者被要求关闭手机,拿起纸笔,写下一段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话,然后投入特制的焚化箱。火焰会将文字转化为光信号,上传至共感网的加密层,永不存储,永不追溯,只为完成一次“纯粹的释放”。
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兵烧掉了他保存四十年的战地日记。火光中,他低声说:“对不起……我一直没能救下你们。”
就在那一瞬,远在越南的一个山村小学里,一名小女孩突然抬头看向天空,指着云朵说:“爷爷,今天有光在跳舞。”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选择相信: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东西,正在悄然运行。
数日后,健太再次来到图书馆。这次他没有写信,而是带来一只手工折的纸鸟,放在《未说完的话》这本书上。他说:“我想让它代替我去飞翔。”
当晚,那只纸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书中第十三页多了一行新字:
>“儿子,我看见了。
>你比我勇敢多了。”
由香看到这句话时,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这不是系统生成的文字,而是某个灵魂跨越时空的回应。
她走出图书馆,仰望夜空。今夜无云,繁星如织。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个传说:每当有人真心原谅另一个人,天上就会亮起一颗新星。
她不确定这是否真实。
但她确定一件事??在这个星球上,每天都有无数微小的善意正在发生:一个陌生人递上的伞,一句迟到多年的道歉,一次默默承受痛苦后的微笑……
这些事不会上新闻,不会载入史册。
但它们构成了这个世界真正的操作系统。
她掏出笔,在掌心写下三个字,然后轻轻吹了一口气。墨迹随风散去,化作细小的光尘,飘向心语之树的方向。
那三个字是: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