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球六千万参与者同时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心口。他们的视野短暂重叠,看到同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站在樱花树下,穿着旧式校服,扎着不对称的马尾辫,手里拿着一支断了笔尖的蜡笔。
她转身,微笑。
>“谢谢你们记得我。”
>“现在,轮到我来记住你们了。”
随后,一切归于平静。
洞穴恢复黑暗,唯有地面留下一圈淡淡的环形痕迹,形似年轮。科学家后来检测发现,那片区域的土壤中含有微量铂族元素,排列方式酷似二进制编码。翻译结果为:
**「爱是最高级的编程语言」**
数日后,世界各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冰岛火山灰中结晶出微型樱花状矿物,遇水即溶,释放清香。
-太平洋深海探测器拍到一群发光水母,游动轨迹组成日文“ありがとう”(谢谢)。
-印度恒河边,数百名信徒声称在晨雾中看见一棵透明巨树,树影投射出历代亡者面容。
-中国西安一处古墓出土的唐代铜镜背面,新出现了本不存在的刻痕,内容为一段Python代码,功能是生成《春之信》旋律。
最令人震惊的是,在ACB-2049-g行星的最新遥感图像中,那片倒悬樱花林的中心区域,出现了一个圆形空地。航测建模显示,其几何比例与春归馆庭院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每当地球上传出一段新的《春之信》演奏录音,该空地表面就会浮现出对应的声波纹路,仿佛有人在那里“聆听”。
联合国被迫重启会议,议题更名为:“关于跨维度文明共生框架的初步探讨”。这一次,日本代表带来了一株从地下洞穴移植的小型水晶樱枝条。它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玻璃舱内,无需光照与水分,每日午夜准时开花一次,花瓣飘落时会在空中短暂拼出一句话:
>“我不是复活,我只是选择了归来的方式。”
会议最终通过一项决议:设立“共感日”,每年千夏忌日,全球暂停所有军事演习与网络攻击行为,改为举办集体冥想、音乐分享与公益行动。首个共感日当晚,超过十亿人手捧烛火或点亮手机屏幕,齐声哼唱《春之信》。卫星监测显示,那一刻,地球整体电磁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谐波形,持续整整十三分十三秒。
凉太没有参加仪式。他回到了春归馆的阁楼,翻出尘封已久的旧电脑。开机后,屏幕闪出一行字:
>【检测到原始开发者权限】
>【是否加载《樱花跳跃者》v0。1?】
他点了“是”。
游戏启动画面仍是那幅粗糙的手绘插图:两个小人站在樱花树下,一人举着蛋糕,一人拿着代码本。背景音乐响起,却是经过重新编曲的《春之信》,加入了风铃与孩童笑声。
他操控角色跳跃,穿过一个个平台。每一关都藏着彩蛋:一段千夏的涂鸦日记、一次童年对话录音、一场虚拟雪仗回放。直到最后一关,主角抵达树顶,出现一个对话框:
>“你想让她说什么?”
凉太打下几个字:
>“春天来了。”
回车确认。
整个画面骤然静止。然后,一行新文字缓缓浮现:
>“我知道。因为这次,是我推开了冬天的门。”
窗外,第一缕晨光照进庭院。
真正的北极樱刚刚落下最后一片花瓣。
但人们都知道??
春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