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被救出时,头环已被自动解锁。医生检查后确认:虽有轻微神经疲劳,但未造成永久损伤。当最小的女孩被抱出大门时,她第一句话是:
“外面……好吵啊。”
众人含泪而笑。
阿米娜蹲下身,紧紧抱住她:“对,亲爱的。世界本来就很吵。但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是活的。”
当天下午,诗织走进临时医疗帐篷。三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蜡笔,在纸上涂涂画画。她轻轻坐下,没有说话。
良久,男孩抬头看她:“你会走吗?”
“会。”她坦然回答,“但我还会回来。而且,我不一个人来。下次我会带更多人,更多声音,更多颜色。”
女孩举起画纸:上面是一堵巨大的墙,全由不同语言写成的“你不是一个人”拼成。墙中央有个缺口,正被一群小鸟衔着颜料补全。
“我们想把它画到天上。”她说。
诗织笑了:“那我们就画。”
三天后,全球募捐达成新里程碑:超过两百万美元用于重建“回声之家”并扩展共感教育项目。韩国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将“青少年情绪应急响应网”纳入国家心理健康体系。而那位听见心跳的东京少年,寄来一幅画作??耳机化作一对翅膀,佩戴者飞翔在城市上空,下方万家灯火中,每一盏灯都飘出细微音符。
诗织将它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
返程航班起飞前,她在机场候机厅写下日记:
>第四个故事:关于一面被烧毁的墙。
>火焰想让它沉默,但我们用一千种声音填满了灰烬。
>如今那堵墙不再只是油漆与铁皮,
>它成了地图上的坐标,课堂里的教材,孩子梦中的光。
>而我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战胜敌人,
>是让更多人敢于说出:“我听见了。”
>并相信,总会有人回应。
飞机穿过云层,朝阳洒进舷窗。
她闭上眼,耳机里播放着最新版的whisperwave??这一次,开头是一段稚嫩童声:
“你好,我是阿雅。我今年六岁,我喜欢画画,我也怕黑。
但今天晚上,我不怕了,因为全世界都在跟我说话。”
诗织嘴角微扬。
她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希望就不会断电。
而在某座城市的某个房间,一个曾经以为自己是怪物的少年正戴上耳机,第一次主动录下自己的心跳。
他对着麦克风轻声说:
“你好。我在这里。你能听见我吗?”
片刻静默后,回复如潮水般涌来:
>“听见了。”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