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视死如归免费阅读 > 第256章 如此君臣开天辟地头一回(第1页)

第256章 如此君臣开天辟地头一回(第1页)

“臣妾是妇道人家,不懂那么多的,如今我大宋,在官家您的手上蒸蒸日上,中兴之势分明已成,这孩儿他日若为君王,能做个守成之主,已是万幸。”

“相比于功业,臣妾更在意的,是这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列车驶出隧道,天光骤然洒满车厢。赵昭缓缓拉开隔帘,目光落在那几个孩子身上。他们正用铅笔在作业本上描摹桥头碑文,一笔一划,认真得如同临摹圣旨。小女孩忽然抬头,看见了他,眼睛一亮:“先生,您也是去上学的吗?”

赵昭笑了,摇摇头,走过去蹲下身来:“我不上学了,我是去看学校建得怎么样。”

“哦!”男孩恍然大悟,“您一定是督学大人!我们老师说,督学都是骑着火车跑遍全国的!”

“那我算不算一个好学生?”赵昭问。

“您得考试才知道!”小女孩咯咯笑,“要写字、算数,还要背《公民守则》!”

赵昭郑重其事地点头:“那我得好好准备。”

孩子们又叽叽喳喳说起别的,而他静静听着,心却飘远了。阿禾的教案他还带在身边,夜里常翻,每一页都浸着山风与煤油灯的气息。那些歪斜的字迹,像是从贫瘠土地里挣扎而出的嫩芽,微弱,却不肯低头。他曾派人去岭南查访,得知她病重时仍坚持上课,直到昏倒在讲台。学生们轮流背着她回家,一路哭着唱她教的拼音歌谣。她最后睁开眼,说的是:“把黑板擦干净……明天还得用。”

列车停靠江陵,换乘马车西行。沿途所见,皆是新貌。村口立着识字牌,田埂边有孩童举着小本子对照作物名称;驿站墙上贴着《宪章摘要》,农夫蹲着读,一边啃饼一边点头。一名老妇人拄拐拦车,颤巍巍递上一张纸:“官爷,这是我写的诉状,请送到巡土使那儿……我侄女被族长逼嫁,她不愿,他们就说她‘坏了规矩’。”

随行秘书接过,低声对赵昭道:“这老太太去年才上完冬令识字班,写得虽慢,但条理清楚。”

赵昭亲自下车,扶住老人的手:“您写得很好。我们会派人调查,若属实,法律一定护她。”

老人泪流满面,突然跪下磕头。赵昭急忙搀起:“老人家,现在不兴这个了。您站着说话,比跪着更有力量。”

老人哽咽:“我活了七十岁,头一回觉得……自己是个‘人’。”

赵昭心头一震,久久不能言。

三日后抵达夔州,长江咆哮如雷,两岸峭壁耸立,铁索桥残骸悬于半空,是前年山崩所毁。此处为川鄂咽喉,商旅断绝已近一年。地方官迎上来,满脸愁容:“殿下,工匠说地形太险,钢梁运不上来,恐需三年才能重建。”

赵昭未语,径直走向崖边。风烈如刀,吹得衣袍猎猎。他俯瞰江流,良久,转身问:“若修隧道呢?”

众人一愣。

“自古过江靠桥,”一名工部郎中迟疑道,“凿山耗时更久,且……从未有过先例。”

“那就做个先例。”赵昭取出随身地图摊开,“你看,山体虽硬,但走向平缓,若从两侧同时掘进,辅以火药定向爆破,再用钢架支撑,一年可通。”

“可万一塌方……”

“我知道风险。”赵昭抬眼环视众人,“但孩子们等不起。瓜州的苏兰来信说,她班上有个孩子步行二十里山路来听课,只为学会写自己名字。这样的路,每断一天,就有千百个孩子失去希望。”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我不要听‘不可能’。我要听‘怎么能做到’。”

当夜,工程图稿绘就。赵昭亲自主持会议,定下“穿山计划”。他下令征召五百名退伍火枪兵,编为“铁道突击队”,每人配发《施工安全手册》与人身保险凭证??这是新政后首次实行工人意外保障制。

开工第二日,赵昭亲自执镐破土。记者团随行拍摄,快门咔嚓作响。一名外国记者用生硬汉语问:“殿下贵为储君,何须亲力亲为?”

赵昭抹去额汗,笑道:“因为我想让天下人看见??变法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是从一锹土、一块砖开始的实事。”

工程艰难,岩层含水,掘进三尺便遇渗流。有老匠人提议改道,赵昭却召集技术学堂毕业生连夜研讨,最终采用“木箱沉井法”稳住入口,并引入抽水泵昼夜排水。第七日深夜,隧道深处传来闷响,一股浊气喷出,两名工人晕倒。赵昭闻讯冲入洞内,命人通风换气,亲自背伤员出来。

医官检查后道:“幸亏送来及时,否则性命难保。”

赵昭坐在泥地上,看着昏迷的青年,忽然问:“他叫什么名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