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终於知道做促销啦?”
“不就是套路嘛,让你进去多买点!”
“不过说真的,如果买油买米,减十块还挺划算的——”
就在主妇们还在权衡利弊时,中环写字楼间楼下的7-11便利店也迎来了午间高峰。
穿著笔挺西装的白领们鱼贯而入,很快注意到了收银台前新设的优惠券架。
“哇!满30减5?”投行助理cathy拿起一张设计精致的优惠券,惊讶地对同事说:“连7-11都推出满减券了,真是从来没听说过!”
旁边的kevin正在买午餐三明治,闻言笑道:“这下好了,每天买咖啡都能省一点。不过你说他们突然这么大方,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动作?”
金融才俊ale笑著道:“如果我每天午餐都在这儿买,一个月能省下150港幣,一年就是1800
港幣!这优惠力度不错啊。”
短短一个下午,印著百佳和7-11標识的优惠券就像蝴蝶一样飞遍了港岛南北。
不论是市井街坊还是精英白领,都被这种新鲜的促销方式吸引了目光。
有人怀疑是商家的头,有人已经开始盘算如何最大化利用优惠,但无论如何,陈耀豪的第一步棋,已经成功引起了全城的討论。
就在百佳和7-11的优惠券如彩蝶般飞遍港九的同时,这场突如其来的促销风暴在不同角落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涟漪。
在湾仔道经营了“昌发杂货”超过二十年的刘老板,此刻正站在自家店门口那略显褪色的遮阳棚下,望著马路对面百佳超市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眉头锁成了深深的“川”字。
初夏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照在他沁出细汗的额头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地盯著对面。
他那双因常年搬运货物而粗糙发黄的手,正紧紧捏著一张员工刚刚小跑著取回来的优惠券,纸张边缘已被他捏得微微发皱,指尖甚至因为用力而有些发颤。
“疯了吧!哪有这样做生意的?”他终於忍不住从牙缝里挤出这句低声的咒骂,声音乾涩而压抑。
他转过头,对著店里正在默默清点存货的妻子说道,语气里带著一种难以置信的愤和深深的无力感:
“他们这些大集团,根本不在乎一时亏本,就是要用钱砸死我们!这种价格战,我们怎么跟得起?我们卖一箱油才赚几个铜板?”
正说著,隔壁粮油铺的李老板也忧心地凑了过来。
他撩起围裙擦了擦手,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这一下午又加深了许多。
“老刘,说的是啊,”他嘆著气,声音里满是焦虑,说道:“我今天早上七点开档营业到现在,太阳都快下山了,拢共才来了三个老街坊,
个个一进来就问,『李老板,你这的油和米能不能也像百佳那样便宜十块?我说做不到,他们转身就走,都说要去百佳用那个优惠券了。”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文具店的张伯、水果摊的阿娟夫妇也闻声聚拢过来,几个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街坊生意的小业主,就这样在夕阳映照的街角聚成了一团,个个脸上愁云惨澹,喉声嘆气。
“唉,他们大集团財大气粗,印张绿绿的纸,就把我们的老街坊都抢走了!”张伯捶了一下腿,语气激动。
“这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看来真要准备握穷了”阿娟的声音带著一丝哽咽,背过身去抹了抹眼角。
“要不要不我们也搞点优惠?”李老板试探著问,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说道:“比如买满五十块,我们就送个橙子?或者送包纸幣?”
但这个提议並没有带来多少振奋。
短暂的沉默后,刘老板苦涩地摇了摇头。
大家心里都像明镜一样:送个橙子、送包纸巾这样的小恩小惠,在这种狂风暴雨般的补贴战面前,简直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力抗衡。
在这个看似自由、充满机会的市场里,资本那无形而庞大的力量,正在以一种残酷而直接的方式,重新划定著游戏的规则,而他们这些依赖街坊情谊和微薄利润生存的小生意人,正被无情地推向悬崖边缘。
与此同时,在中环康乐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怡和置地的高层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长条形的进口红木会议桌光可鑑人,置地总经理鲍富达姿態倔傲地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不屑地轻敲著桌面。
突然,他抓起一叠百佳优惠券,猛地扔在会议桌中央,纸张散落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诸位。”鲍富达的声音冷峻而带著明显的轻蔑,说道:“看来我们的『老朋友”陈耀豪,又在那里耍些小聪明了。”
他特意加重了“老朋友”三个字,语气中的嘲讽不言而喻。
惠康超市的市场总监张文安小心翼翼地推了推金丝眼镜,谨慎地开口,说道:“根据初步估算,百佳这次每月补贴额度高达百万港幣。虽然金额不算特別巨大,但这种促销方式可能会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习惯?”鲍富达突然打断他,冷笑道:“在香港这块地盘上,怡和说什么是习惯,什么才是习惯!”
財务总监戴伟思皱著眉头接话道:“最麻烦的是,如果我们不跟进,客源会大量流失;但如果跟进,我们的资金流將承受巨大压力鲍富达猛地站起身,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视著脚下繁华的维多利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