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没有直接回答陈耀豪的问题,而是看似隨意地环顾了一下会客室,目光在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景色上停留了片刻。
“陈生,维港中心的视野果然名不虚传。”他语气轻鬆,说道:“听说您最近在和记国际的事情上有些动作?”
陈耀豪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说道:“施雅迪先生消息灵通。
不过,和记国际的情况比较复杂,恐怕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够接手的。”
“compleity(复杂性)从来不是英之杰畏惧的。”
施雅迪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精明眼神,说道:“我们在贸易、物流和重组方面都有丰富经验。
更何况,和记国际虽然整体亏损,但某些部门。。。比如说钢材贸易,在当前地產热潮中的潜力,你知我知。”
陈耀豪眉毛微挑,没想到对方对和记国际的內部情况如此了解。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说道:“既然施雅迪先生开门见山,我也不妨直言。確实有几家公司对部分资產感兴趣,但我倾向於整体出售。”
“明智之举。”施雅迪点头道:“拆分出售看似能短期获利,实则损害公司整体价值。不过。:”
他故意停顿,观察著陈耀豪的反应,继续说道:“整体接手意味著承担所有债务和遗留问题,
这个价格就需要仔细斟酌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两人展开了一场精妙的谈判拉扯。
施雅迪细数和记国际的问题所在一一人员余、管理层效率低下、部分工厂设备老化。
陈耀豪则强调优质资產的潜力、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表面上客气非常,每句话却都暗藏机锋“我理解陈生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想法。”施雅迪最终说道,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说道:“英之杰可以出价2亿港幣,並承担所有债务。”
陈耀豪轻笑摇头道:“这个价格未免低估了和记国际的价值。光是钢材贸易部门未来三年的预期收益就不止这个数。”
谈判陷入僵局,气氛微微凝固,
突然,陈耀豪的助理敲门进来,低声在他耳边说了说,边听边点头,仿佛有重要事情。
他听完他抬头对施雅迪说道:“不瞒施雅迪先生,我刚得知一个消息,听说恒生洋行也对和记国际感兴趣。”
施雅迪听完脸色微变,思考片刻之后,他直视陈耀豪的眼睛,说道:“我相信英之杰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提高报价至2。4亿港幣,仍然承担所有债务,这是最终报价。”
陈耀豪心中明镜似的一一所谓最终报价是他早就有准备的价格。
他沉吟片刻,终於露出笑容说道:“施雅迪先生果然爽快。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
两人握手达成初步协议,面上都是胜利者的表情。
施雅迪认为自己以合理价格拿到了优质资產。
陈耀豪则成功甩掉了包袱,获得了重振集团所需的资金,还顺带清退了那些他早就想裁掉的洋人管理层。
当施雅迪离开后,廉辉忍不住问道:“陈生,我们是否卖便宜了?其中很多部门的前景。。。”
陈耀豪站在落地窗前,望著维港上来往的船只,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有时候,看似赚了便宜的人,实际上承担了你无法想像的风险。
记住,商场上的贏家,不一定是拿到资產的人,也可能是成功卸下包袱的人。”
在之前,陈耀豪打算把部分部门交给鑫发贸易公司,特別是红酒贸易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