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弹丸之地,人口却源源不断增长。『住”,是普罗大眾最根本的需求之一。
土地,尤其是好地段的土地,只会越来越稀缺,越来越值钱。这是大势,毋庸置疑。”
他巧妙地用“刚需”和“稀缺”掩盖了更深层的先知先觉。
“明白了。”梁宏又忍不住疑问道:“陈生,那这个资金准备怎么解决?”
“现在公司有多少债务?”陈耀豪问道。
“有6000万港幣外债,而且每一个年还要亏损几千万港幣?”梁宏担忧道,
陈耀豪想了想,坚决道:“嗯。我知道了,你去准备吧,资金的慢慢想办法解决。”
他不可能面对未来地產这么丰厚的红利,让大昌地產分一杯羹。
“好的,陈生。”梁宏见他意志坚决,便不再疑问。
“还有最后一件事,这栋大厦,已经不再属於『和记”了。『和记大厦”这个名字,也该改改了。”陈耀豪略作沉吟,继续道:“就叫『维港中心吧。”
这个名字既彰显了位置的地標性,又彻底割裂了与旧时代的联繫,听起来更大气磅礴。
“是,陈生。这个名字很贴切。”梁宏立刻领会,说道:“那黄埔船坞本身的名字,是否需要调整?”
“就叫『黄埔集团。船坞是根基,但未来,它承载的远不止於此。”
“明白!我立刻著手安排。”梁宏恭敬应下,正欲转身离去。
“篤篤篤!”
正在此时,办公室响起三声清晰的叩击。
“请进。”陈耀豪的声音沉稳。
门被推开,负责航运业务的总经理豪斯走了进来。
这位身材高大的外籍高管,此刻脸上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他手中拿著一份文件,步伐稳健却略显郑重。
“陈生,梁经理。”豪斯微微欠身致意,目光主要落在陈耀豪身上,匯报导:“抱歉打扰,今天过来是想向您详细匯报一个关於太平洋航线的运营优化方案。”
他的措辞谨慎,显然对此行极为重视。
“请说,豪斯先生。”陈耀豪抬手示意他继续,身体向后靠了靠,显出倾听的姿態。
梁宏也暂时停下了离开脚步,饶有兴致地看向豪斯,
豪斯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夹:“是这样的,陈生。关於太平洋航线的运营效率,我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运力分析,有一个具体的优化构想。
这个计划之前也曾向管理层提过,但未能获得支持。”“
他顿了一下,观察著陈耀豪的反应,语气带著些许试探,继续说道:“我深知航运业竞爭激烈,扭亏为盈压力巨大,所以再次冒味提出,希望能得到您的审议。”
陈耀豪微微一笑,手指习惯性地在办公桌上轻轻点了两下,语气带著鼓励:“能够让豪斯先生如此执著推荐的方案,必定有其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