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的隐身气动布局组,迎来了多位曾在风洞实验室深耕多年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对气流场分析和结构力学有着独到的见解。
陈教授的飞控与航电系统组,吸纳了一批在计算机编程和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有着出色表现的专家,他们的加入,让系统的智能化进程大大加快。
刘工的材料与制造工艺组,更是如虎添翼,一批在高温合金、复合材料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加入了进来。
白杨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他的身影几乎成了研究所最繁忙的风景线。
他亲自主持技术交流会,解决跨领域的接口问题,更是凭借着对“4S”标准的深刻理解和系统赋予的全面知识,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症结,提供关键性的指导。
他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一剂强心针,让原本焦头烂额的专家们茅塞顿开,也让那些新来的技术人员,对这位年轻的总设计师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林慧则成了白杨最得力的助手,她不仅要处理堆积如山的行政事务,更要负责协调各个小组之间的沟通,确保资料的及时分发和反馈。
她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了文件,但她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逻辑,将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整个研究所,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白杨的掌控下,朝着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
时间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悄然流逝。
当窗外那棵老槐树的枝丫上,最后一片枯叶也被冬风吹落时,空气中已经隐约能嗅到一丝年味。
转眼间,距离农历新年只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
这天下午,林慧拿着一份厚厚的表格走进了白杨的办公室。
她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才推门而入。
“白所长,这是我们为春节期间留守研究所的同志们制定的生活保障计划和值班表。”林慧将手中的文件放在白杨的办公桌上,语气平稳而清晰,“按照您的要求,已经考虑到各个小组的工作强度和人员需求,并安排了轮班制度,确保关键岗位的正常运转。”
白杨接过计划表,仔细地翻阅起来。
上面详细列出了春节期间的餐饮供应、宿舍安排、医疗保障,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比如电影放映和棋牌室开放时间。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对科研人员的深切关怀。
他知道,为了这个项目,许多人已经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在冰冷的实验室里度过这个本应温暖祥和的节日。
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他有责任让这些默默奉献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嗯,做得很好,林慧同志。”白杨看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直接在文件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基本上符合我的要求,考虑得很周全。”
他将签好的计划表递还给林慧,又抬头补充道:“这次春节,会有很多技术人员在研究所过。你回头再跟后勤部门强调一下,务必把物资准备得充分一些,特别是年货和一些家乡特色小吃,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还有,安全保卫工作也要加强,毕竟是特殊时期。”
林慧认真地听着,边听边点头,将白杨的指示一一记下:“是,白所长,我明白。我会立刻去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辛苦你了,林慧。”白杨温和地说道。
林慧微微一笑:“不辛苦,能为国家航空事业尽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去忙碌她的下一项任务。
刚刚送走了林慧,白杨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拿起听筒,放在耳边。
“喂,我是白杨。”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沉稳的声音,正是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周长青,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