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四九城,白杨研究所。
白杨翻了几页期刊,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索性合上书,靠在椅子上,闭目思索起来。
娄广成这次回来,原因他已经猜到了十之八九。
消费品市场的瓶颈,是时候该拿出真正的“杀手锏”了。
那些可乐、游戏机,说到底,只是为了快速积累原始资本的“小玩意儿”。
它们能撬动市场,能赚取外汇,但却无法真正改变世界格局,更无法成为支撑一个大国崛起的基石。
白杨真正想做的,从始至终,都只有那些能够定义未来、能够让国家在下一个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产业。
比如,半导体。
比如,个人计算机。
比如,移动通信。
这些,才是他重生归来,真正要送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礼物。
而现在,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无论是资金、人才,还是政策环境,时机都已经初步成熟了。
娄广成的这次“危机”,恰好成了一个推动这一切加速的契机。
第二天,启德机场。
一架三叉戟客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上云霄,刺破了维多利亚港上空的晨雾。
娄广成坐在头等舱靠窗的位置,看着下方越来越小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
飞机在羊城白云机场降落,办理了入境手续后,又换乘国内航班,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在下午时分,抵达了四九城机场。
走出机场,一股熟悉的、带着初春微凉的干燥空气扑面而来,让娄广成精神一振。
早已等候在外的司机和秘书立刻迎了上来。
“娄总,欢迎回来。”
“先不去公司。”娄广成将手里的公文包递给秘书,沉声吩咐道,“送我去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招待所。”
秘书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点头:“好的,娄总。”
按照娄广成如今的身份和与白杨的关系,他完全可以直接驱车前往研究所。
但他没有这么做。
他深知,自己虽然是白杨在商业领域的代言人,但从体制归属上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第一机部的支持和背书。
于情于理,回到四九城,都应该先向部里报备一声。
这是规矩,也是态度。
越是身居高位,越要懂得守规矩。
这是他在这些年的历练中,学到的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
第一机部的招待所,是一栋不起眼的灰色苏式小楼。
娄广成在前台办理了入住,将行李安顿好之后,便让秘书通过正式渠道,向周部长的办公室递交了拜访请求。
报告上只写了一句话:香江娄广成,回京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