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颇为好笑的瞪了徐达一眼。
自己这位三弟,哪哪都好,就是太过谨慎。
这是又开始胡思乱想了。
“叔父,你别误会,不是我娶亲,是母后新收的一位义子。”
朱标也连忙澄清。
开什么玩笑,如果那是朱闲将来的媳妇,可就是自己的堂弟媳,哪能乱说呢?
“额,那就好那就好。。。。。。我家小女哪里能配的上太子呢。”
徐达这才放下心来,连忙附和了一句。
“但是陛下,皇后怎么会认义子呢?还是出身寒门之人?”
这时,徐达仍然有些蛋疼。
皇后义子的身份,当然足够清贵,这可绝非朱元璋认得那些义子可以相比的。
堪称大明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过为何仍然是寒门?看这架势,好像还未在朝堂上有所名号。
否则,自己一定听说过其名讳。
这陛下也太不靠谱了,自己好歹是一朝国公,也不能找个寒门随意结亲吧?
与此同时,朱元璋看到徐达那满脸郁闷的样子,不屑一顾的笑道:“你们不是好奇很久,那摊丁入亩和内阁制,究竟是谁想出的吗?”
“的确有些好奇。”
徐达颔首,这两项政策可以说是当今朝政的重中之重。
朝廷上下的十余万官员,将来几年,都会围绕这两项政策实施工作。
他很清楚,这两项政策对于大明的重要性,究竟有多么恐怖。
这可是奠定大明百年兴盛的国之重策!
不过很奇异的是,朝廷上下竟然都不知道,这两项政策是何人所想。
尤其是那些平时自诩谋臣的老儒们,更是对此人,好奇到抓心挠肝,想要一睹其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