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你给咱出出主意,封他做什么国公好呢?”
这边,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的筹划起来了。
“父皇还请三思。。。。。。”
没想到,一旁的朱标却突然劝说起来。
“啊?”
朱元璋一顿,旋即眉头微皱道:“怎么,标儿你反对?”
这是什么情况?
朱标不愿意?
他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朱标并非嫉妒贤能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胸襟宽广的储君。
看到朱闲这种人才,他喜爱都来不及呢,怎么还阻拦起来了?
“儿臣并非反对,朱闲屡立奇功,还救了母后,别说国公之位,就是封为藩王也是情理之中,但父皇您是不是忘了?您如今还没有和他表明身份呢。”
朱标继续道:“您直接封他为国公,那您的身份岂不是就暴露了?”
“哎?咱都忘了这一茬,标儿提醒的对。”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刚才激动过头,竟然忘了这回事。
这的确是个问题。
要知道,如今朱闲还不愿意入仕为官呢,甚至巴不得离朝廷远远的。
要是此刻和朱闲表明身份,以朱闲的性格,恐怕会立刻找准时机,远遁深山。
即便是自己表明身份,强逼着朱闲入仕为官。
恐怕朱闲也会和刘伯温一样,变成一个装聋作哑的木头人,那岂非得不偿失?
要知道,想让一个聪明人效力,除非他们自己心甘情愿,不然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还是得逐步改变他的心意才行。
一想到这,朱元璋严肃的点点头:“如今时机尚未成熟,那国公的赏赐,日后再说,不过,如今赏赐他点什么好呢?”
朱元璋不禁挠头。
朱闲屡献奇策,还救了马皇后。
即便是寻常百姓,都得重谢一番。
何况他们皇室中人,这若是不赏赐些什么,他自己都抹不开脸。
“说起来,朱闲尚未娶妻,不如给他介绍一门显贵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