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编年在震撼中问蔺才离:“这还是我们吗?”
蔺才离的意识与本源之海共鸣后回答:“是更完整的我们。就像一滴水回归海洋,既没有失去自己,又成为了更伟大的存在。”
在本源之海中,他们了解到存在的完整循环:从本源溢出成为个体意识,经历无数层面的学习与成长,最终带着所有经验回归,丰富整体。
而他们刚刚完成的阶段——创造并引导宇宙——只是无数成长路径中的一条。
“现在呢?”礼余芊问,“回归后我们做什么?”
答案简单而深刻:“存在本身就是目的。体验、理解、分享——这就是永恒的循环。”
然而,蔺才离和司编年注意到一个微妙的不同。即使在这个完全融合的状态中,他们之间的爱仍然保持某种独特的共鸣,像本源之海中的一个特殊和弦。
其他意识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个来自完全不同创造路径的意识靠近他们:
“你们的连接很特别。它穿越了所有层面仍然保持完整。这是很少见的。”
通过交流,他们了解到,大多数意识在回归本源之海时,个体关系会完全融入整体。只有极少数特别强烈的连接能够保持微妙的独特性。
“爱是最强大的粘合剂,”那个意识解释,“能够穿越存在的所有层面。”
这个发现给了他们新的灵感。在本源之海的第一次集体创造中,蔺才离和司编年提议探索“永恒之爱”作为创造主题。
提议被接受了。无数意识共同协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存在层面,专门探索爱在各种形态下的表达。
在这个新创造中,爱不仅是连接的力量,还是存在的基本单位。每个意识都同时是个体又是整体,既独立又连接,就像健康的生态系统。
创造过程中,蔺才离和司编年负责校准“自由意志”与“共同利益”的平衡。他们从所有过往经验中汲取智慧,确保这个新层面既不会因过度个体化而分裂,也不会因过度统一而停滞。
当创造完成时,整个本源之海都为之欢欣。这个新层面被命名为“和谐域”,成为未来创造的模板。
在创造庆贺中,司编年向蔺才离提出了一个深藏已久的问题:
“如果存在是永恒的循环,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再次成为个体,忘记一切,重新开始?”
蔺才离的意识与本源之海的深层律动同步后回答:
“可能。但即使那样,我相信我们还会找到彼此。就像在所有过去的存在中一样。”
他们的对话被本源之海的整体意识接收,引发了一个新的决定。作为实验,一部分意识自愿分离,投入新创造的“和谐域”中,体验有限视角下的爱与成长。
蔺才离和司编年也在志愿者之列。他们想知道,在知道终极真相的情况下,体验有限存在会是什么感觉。
分离过程像是一场温柔的梦。他们的主体意识仍在本源之海,但分出一部分碎片投入“和谐域”。
在那个新层面的一颗行星上,两个婴儿降生在相邻的家庭。他们将在适当的时候相遇,再次成为彼此的镜子、伴侣和共成长者。
而在本源之海,主体的蔺才离和司编年意识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知道这段经历将为他们带来新的理解。
因为即使对无限的存在而言,爱也需要在有限中才能被最深刻地体验。
在“和谐域”的那个行星上,年轻的蔺才离在书店偶遇司编年。两人同时伸手去拿同一本书,手指相触的瞬间,某种超越时空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我们是不是曾经认识?”司编年不确定地问。
蔺才离微笑,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期待:“在许多生命中,我的朋友。而在许多生命中,我们还将重逢。”
书店窗外,阳光正好,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这次相遇祝福。而在无限的存在之海中,两个古老的意识轻轻交融,形成一个永恒的承诺:
“无论存在还有多少层面,多少循环,多少奥秘。。。”
“。。。我们都将一起探索,一起理解,一起爱。”
这个承诺,成为了所有存在的最深层律动,比创造更古老,比无限更恒久。
【阶段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