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负责后勤的修士更是忙碌得脚不沾地。一箱箱仙晶被迅速搬运上城墙,补充消耗;受伤的弟子被抬下,丹师们施展疗伤法术,喂服丹药;炼器师则抓紧时间修复受损的法宝和铠甲。空气中混杂着硝烟、血腥和灵草丹药的奇异气味,紧张得让人窒息。
就在这岌岌可危的时刻,天际传来破空之声。大长老率领的玄天宗援军,终于赶到!
剑光落下,大长老一眼便看清了玉清关的惨状,尤其是那摇摇欲坠的外层阵法,让他心头一紧。
“不能再等了!”大长老对迎上来的王擎天快速说道,“王队长,你继续坚守,尽量拖延时间!我带人立刻在关后布置连环大阵,为你们准备好退路!”
王擎天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和汗水,重重抱拳:“有劳大长老!玉清关……必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大长老不再多言,转身喝道:“司徒大师,你带一队人,勘测左翼地形,依‘地脉流转图’,布设‘九宫陷地杀阵’、‘庚金裂风阵’、‘玄冥重水阵’!”
“澹台大师,右翼交给你,以‘林麓迷踪’为基,叠加‘幻影叠嶂阵’、‘七情惑心阵’!”
“欧阳大师,你居中策应,负责衔接各阵,并在关键节点布下‘爆炎流星阵’、‘厚土磐石阵’!”
“众弟子,听从三位大师调遣,各司其职,不得有误!动作要快!”
“是!”
百余人齐声应诺,随即如同精密的器械般运转起来。三位阵法大师各自带领人手,化作数道流光,奔赴玉清关后方广袤的山川河谷之地。
布阵,绝非易事。
司徒铭大师须发皆张,手持罗盘,脚踏禹步,每一步落下,都引动地脉之力。弟子们跟在他身后,依照指示,将刻画好的阵盘深深打入特定的地脉节点。当埋设“庚金裂风阵”的核心阵盘时,需要引动西方庚金之气。司徒铭取出一柄古朴的金色小剑,插入阵眼,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周遭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细如牛毛的白色气丝,发出尖锐的破空声,缓缓融入阵盘之中,那阵盘顿时亮起刺目的白光。
另一边,澹台明月这位气质清冷的女大师,则宛如在绘制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她袖袍挥动,一道道蕴含着迷幻法则的符文被打入虚空,融入草木、山石、甚至雾气之中。布设“七情惑心阵”时,她取出一面宝光流转的镜子,对着阵眼一照,镜面中浮现出喜怒哀乐惧爱憎等各种人脸幻影,投入阵中,使得那片区域的光线都变得扭曲朦胧起来。
欧阳冶大师则像一位沉稳的老工匠,他负责的是各阵之间的衔接与强化。他检查着弟子们埋下的每一块灵玉,刻画的每一道符文,确保能量流转畅通无阻。在布置“爆炎流星阵”时,他亲自将九颗鸽卵大小、内蕴恐怖炎能的“地火熔核”嵌入阵眼,并以自身精血勾勒出最后一道引爆符文,符文成型的瞬间,一股灼热的气息弥漫开来,让附近的弟子都感到呼吸一窒。
弟子们更是忙碌不堪。有的负责清理布阵区域,有的负责搬运沉重的阵基材料,有的则按照大师们的指点,小心翼翼地将各种属性的灵晶、符文石嵌入预定位置,并以特定手法激活。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袍,有些人因为精神力和法力消耗过度,脸色发白,却无人停下,只是默默地吞服丹药,继续工作。
日升月落,星移斗转。
整整半个月,玉清关后的这片土地,被悄无声息地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死亡迷宫。依托山川地势,巧妙利用地脉灵气,一共布下了九九八十一座功能各异的大阵!
这些大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外围是以迷幻、困敌为主的“小迷踪阵”、“乱石困阵”;向内则是杀伐凌厉的“金光箭阵”、“藤蔓绞杀阵”、“地火喷涌阵”;再往深处,是威力更大的复合阵法,如“风火燎原阵”、“冰雷交击阵”;核心区域,则是几座压轴的绝阵,如“九宫陷地杀阵”、“七情惑心阵”等。
八十一座大阵,构成了一个纵深数千里的巨型连环防御带。一旦玉清关失守,守军便可逐步后撤,利用这些阵法层层阻击,最大限度地消耗夜族的有生力量。
完成这浩大工程后,大长老并未停歇,他留下部分弟子协助王擎天熟悉退入阵法的路线和法诀,自己则带着三位大师和最核心的一批阵法师、亲传弟子,继续向更后方的葬星谷进发。
那里,才是最终决战的舞台,也是盟主张诚君计划中,埋葬夜族大军的坟墓!
---
葬星谷,地名不虚传。此地终年笼罩在一片灰暗的雾气之中,谷地开阔,但地势奇特,仿佛被巨大的星辰撞击过,布满了环形山和深不见底的裂缝。更奇异的是,这里的天空似乎永远能看到星辰,即便是白昼,也有朦胧的星辉洒落,空气中游离着稀薄但精纯的星辰之力。同时,谷中天然弥漫着一股虚无缥缈的气息,对神念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正是布设太虚迷天大阵的绝佳场所。
“此地星辰之力虽不浓郁,却与周天星斗隐隐呼应,而虚空迷障特性,正合太虚迷幻之妙。”大长老立于谷中一处最高的环形山巅,俯瞰全局,对三位大师道,“开始吧,这是我们最后,也是唯一的机会。”
布设这两座大阵,远比之前的八十一座连环阵要艰难百倍。
《三百六十周天星斗大阵》,需对应周天三百六十颗主星辰之位,在现实中锚定三百六十个阵基节点。每一个节点,都需要以特殊的“星辰砂”混合“虚空晶石”粉末,勾勒出对应的星辰符文,并打入地脉深处,与地气相连。同时,还需炼制三百六十面主阵旗,每一面阵旗的炼制,都需要融入对应属性的星辰精金,并由阵法师以自身法力日夜淬炼,打下精神烙印。
大长老亲自出手,以莫大法力,在谷中虚空刻画基础阵纹。他指尖流淌出璀璨的星辉,如同执笔挥毫,在空气中勾勒出纵横交错、复杂无比的银色线条。这些线条逐渐蔓延,覆盖了整个葬星谷的上空,构成了一幅微缩的周天星图雏形。
三位大师则分工合作。司徒铭负责勘定地脉节点,他手持特制的“定星盘”,行走于山谷各处,每确定一个位置,便由弟子们打下沉重的、铭刻着星辰符文的青铜阵基。澹台明月负责炼制和安置那三百六十面主阵旗,她在一块平整的巨石上设下炼器法坛,引动地火与星辉,将星辰砂、虚空晶石等材料熔炼,塑形成旗幡,再由精通相应属性功法的弟子,轮流往旗幡中注入法力,刻画符文。欧阳冶则负责统筹全局,检查每一个节点的衔接,确保能量流转的精确性,并着手布置大阵启动所需的庞大能量核心——一个由三千六百块上品仙晶构成的聚灵转化法阵。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在打入第一百零七个阵基时,一名弟子因精神不济,刻画符文时出了一丝微小的偏差,整个阵基瞬间爆发出紊乱的星辰之力,将他震得吐血倒飞,阵基也化为齑粉。司徒铭立刻上前,稳定躁动的地脉,亲自出手,重新炼制阵基打入。
在炼制第二百四十面主阵旗时,引来的星辰之力过于狂暴,差点将炼器法坛掀翻,澹台明月强行以自身修为压制,脸色一白,嘴角渗出血丝,却毫不停歇地继续引导。
而《太虚迷天大阵》的布设,则更为诡秘。此阵不重形质,而重“意”与“虚”。需要采集谷中天然的虚无迷障之气,辅以“幻空石”、“蜃楼珠”等珍稀材料,炼制出三百六十个无形的“幻界节点”,这些节点并非固定于一处,而是按照某种玄妙的轨迹,在虚空之中不断游移、生灭。
大长老分出部分神念,亲自处理此阵。他盘坐于虚空,双手结出无数玄奥法印,每一道法印打出,都有一缕缕灰蒙蒙的雾气被从山谷各处抽取而来,融入他面前悬浮的一枚枚幻空石和蜃楼珠中。这些材料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一个个肉眼难辨、神念也难以锁定的虚幻光点,没入周围的空间,消失不见。
整整一个月,葬星谷内灵光日夜不息,阵法师和弟子们几乎不眠不休,全靠丹药和意志支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因为他们能感觉到,一个庞大、精密、蕴含着毁天灭地之能的绝世凶阵,正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
当最后一面主阵旗被澹台明月亲手插在核心阵眼,当最后一个虚幻节点被大长老打入虚空,两座大阵终于完成了!
就在完成的瞬间,整个葬星谷似乎微微震颤了一下。周天星斗大阵的阵纹悄然隐没,但谷中的星辉似乎明亮了几分;太虚迷天大阵更是无声无息,只是谷中的雾气似乎变得更加缥缈难测,连声音都仿佛被吸收了许多。
所有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成就感和巨大压力的情绪在心头蔓延。
然而,还未等他们稍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