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系统降临我无敌免费阅读 > 第108章 山河入眸皆无恙(第3页)

第108章 山河入眸皆无恙(第3页)

偶尔两辆“铁盒”相遇,也只是轻轻鸣一声笛,便各自远去,没有半分争执。

更远处的天空中,一道银色的“巨鸟”正缓缓掠过,翅膀纹丝不动,却飞得又高又稳,身后拖出一道淡淡的白线,在蓝天上划下淡淡的痕迹。

她怔怔地望着这一切,魂体微微晃动,眼底满是震愕与探究。

九百年前,她见过最快的速度是杨家军的战马,听过最热闹的场景是边关集市,可眼前的一切,早己超出了她对“人间”的所有认知。

穆桂英望着下方翻天覆地的景象,握着枪杆的手指微微收紧,连魂体都跟着轻轻震颤。

那震颤不是初入幡时的戒备,而是源于九百年时光断层带来的巨大冲击。

她怔怔地凝望着那些疾驰的“铁盒”,目光追着其中一辆红色的轿车跑了老远,首到那辆车汇入公路上的车流,才缓缓收回视线,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沙哑:“汪晓,那些……那些没有马蹄的铁物,竟是凡人如今的代步工具?它们跑得这般快,却听不到半分马嘶,也不见车夫挥鞭,是靠什么驱动的?”

汪晓悬在她身侧,见她眼底满是震撼与好奇,便耐心解释:“将军,这叫‘汽车’,靠烧汽油或是用电来驱动,不用喂马,也不用人力推车。里面有方向盘,握着它就能控制方向,比当年的马车速度也快上数倍。当年您从边关到京城,骑马要走一个月,如今坐汽车,两天便能抵达,若是坐方才您看到的‘银鸟’,还会更快。”

“银鸟?”穆桂英猛地抬头,眼底的疑惑更浓,“便是方才空中那只翅膀不动的鸟儿?它那般大的身躯,既没有羽毛,也不见振翅,怎会飞得那般高、那般稳?莫不是传说中的神鸟?”

“那不是神鸟,是‘飞机’,和汽车一样,也是凡人出行的工具,只不过能在天上飞。”汪晓指着远处天空中另一架正在缓缓降落的飞机,给她指认,“您看,它翅膀虽不动,却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或是靠喷气的力量推动飞行。机舱里能坐几十上百人,还能装货物,不管是翻山还是跨海,都能轻松过去。当年您镇守的雁门关,山高路险,如今飞机从上空飞过,不过片刻就能越过群山。”

穆桂英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那“银鸟”正缓缓降低高度,最终落在远处一片开阔的平地上。

那是城郊的小型机场,只是隔得远,她看不清具体的模样。

但仅仅是看着那“银鸟”平稳降落的模样,她便忍不住感叹:“九百年光阴,竟让凡人有了这般本事……当年我们行军,遇着大雨大雪,山路泥泞难行,多少将士因延误行程误了战机,若是当年有这般能飞天、能疾行的物件,怕是能少打许多硬仗。”

江影在一旁静静听着,此时忽然开口,声音依旧沉静:“将军,这便是太平盛世的模样。凡人不必再将心思都放在征战与生存上,便能琢磨出这些改善生活的物件。您看下方的县城,城墙上没有守军,城门敞开,百姓往来自由,这便是您当年拼尽全力想要守护的安稳。”

穆桂英的目光再次落回下方的县城,这一次,她看得更仔细了。

城门口没有穿着铠甲的士兵,只有几个穿着蓝色制服的人站在路边,偶尔抬手指引着往来的车辆,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意。

城墙根下,几个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在一块儿,手里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聊着天。

不远处的巷口,一个小贩推着小车卖糖葫芦。

红色的糖球裹着晶莹的糖衣,引得几个孩童围着小车蹦蹦跳跳,笑声顺着风飘上高空,脆生生的。

她望着那些孩童,眼底渐渐漫上一层温润的光晕,握着枪杆的手也慢慢放松下来。

当年在军营,她也曾见过许多将士的孩子。

那些孩子大多跟着军营辗转,穿着打补丁的衣裳,眼神里总带着几分对战争的畏惧。

可眼前这些孩子,穿着鲜亮的衣裳,脸上满是无忧无虑的笑容,连跑跳的模样都透着安稳的底气。

“真好……”她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却又透着真切的欣慰,“当年六郎总说,等辽兵退了,就让军营里的孩子都能像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样,不用再跟着军队颠沛,能安安稳稳地读书、玩耍。如今看来,他的心愿,终究是实现了。”

汪晓听着,心里也泛起一阵暖意,他指着县城里那些错落的楼房,继续给她介绍:“将军您看,城里那些比城墙还高的房子,叫‘楼房’,是百姓住的地方。一层能住好几户人,有的楼房里还开了店铺,卖衣裳、卖吃食,还有能让百姓看书的‘图书馆’,能看病的‘医院’。当年您若是受了伤,只能靠军医的草药医治,如今医院里有各种仪器,能治许多当年治不好的病,凡人的寿命也比从前长了许多。”

穆桂英顺着他的指引,望向那些高耸的楼房,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亮得晃眼,楼与楼之间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

有的走进装修精致的店铺,有的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下休息,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

她忽然想起当年边关的城池,城墙高筑,街道上虽也有商铺,却总透着几分紧张,百姓走路都脚步匆匆,生怕突然响起的战鼓声打破平静。

“九百年了……”穆桂英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恍若隔世的感慨,“我总以为,即便天下太平,也该是我熟悉的模样,却没想到,竟会变得这般鲜活,这般热闹。若是杨家的弟兄们能看到这光景,怕是要比我还激动。”

“他们会看到的。”汪晓的语气格外郑重,“您和杨家将的故事,一首被凡人记着。城里有专门讲您事迹的‘说书场’,学堂里的孩子会学您抗辽保国的故事,还有专门纪念您的祠堂,每逢清明,总有百姓去祭拜。”

穆桂英闻言,眼底的光晕愈发明亮,她抬头望向远方的天空,那里云卷云舒,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下方的山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她的魂体在阳光下微微发亮,比之前又凝实了几分,连银甲上的云纹都像是镀上了一层柔光。

穆桂英望着下方鲜活的城景,又抬眼望了望漫天流云,嘴角的笑意还未散去,忽然觉得魂体泛起一阵细微的颤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