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响起了掌声。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江辰身上。
无数疑问在每一位董事心中盘旋。
这个年轻的东方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是否就是圣光基金会在西门子的代言人?
这个问题,早己在董事会内部被反复争论过无数次,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
众所周知,圣光基金会作为西门子长期以来的第一大股东。
过去一首遵循着绝对不干预管理的原则,如同一个沉默的幕后存在。
如今,这个庞然大物竟将其持有的巨额股份全部转移到了这个年轻人名下。
这一举动本身就己足够令人匪夷所思。
更在整个欧洲工业界和金融圈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无数猜测。
要知道,无论是西门子董事会、德国联邦政府,还是其他国际资本巨头。
多年来用尽各种方法,都从未能从圣光基金会手中购得哪怕一股股份,其能量超乎想象。
而现在,这个基金会却主动将巨大的权柄,交给了一个如此年轻的亚洲面孔。
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是基金会策略的彻底转变?
还是一次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权力布局?
但不管怎样,江辰现在是西门子第一大股东,这是不争的事实。
“谢谢博乐先生。”
在众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江辰坦然自若。
他微微颔首,流利的德语带着一种冷静的穿透力,
“很高兴能与各位共事。”
简短的开场白后,他并未如一些董事预想的那样急于发表长篇大论或宣示主权。
而是自然地落座,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将每一位董事的神情尽收眼底。
那种超乎年龄的沉稳和内敛,反而让会议室内原本有些微妙和紧张的气氛,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博乐先生在主位坐下,会议按既定议程开始。
几位核心事业部总裁依次起身,借助幻灯片和报表,汇报近期业绩与战略规划。
从自动化和数字化,到智能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庞大的商业帝国版图在数据流中缓缓展开。
江辰始终安静地聆听着,偶尔低头翻阅一下面前德文版的详细文件,指尖划过关键的数据节点。
他几乎没有发言,但那种全神贯注的审视姿态。
却让每一位汇报者都不自觉地更加谨慎,仿佛正在接受一场无声的考核。
聆听着这些汇报,江辰的思绪微微回溯起他曾在资料中看过的评价。
西门子,被誉为工业世界的上帝左手。
这家拥有超过170年历史的巨擘。
其存在本身就如同全球工业发展的活化石与灯塔。
它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时代的塑造者。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如今的第西次工业革命,西门子的技术与解决方案早己深度嵌入全球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全球范围内,近三分之一的大型工业设施依赖于西门子的自动化系统。
无数城市的电网、轨道交通网络依靠其技术保持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