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穿越抗联的 > 第107章 天价青霉素(第1页)

第107章 天价青霉素(第1页)

从冯书记那里回来,李文远反锁好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只是初步接触,但心中那块关于“寻根”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一半。董建吾这条线,算是搭上了。接下来,就是等待组织的进一步甄别和接触。

“娘家”有了眉目,另一件大事——搞钱——就必须立刻提上日程。无论是支援远在东北苦寒之地的战友,还是为自己在上海乃至后续行动提供资金,都需要巨额的资金。

他意念一动,从随身空间里取出一个小巧的冷藏箱。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20支用无菌玻璃瓶分装好的白色粉末——80万单位的兽用青霉素粉针剂。

看着这些粉末,李文远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这玩意儿,在现代是普通的兽药,价格低廉。但在1937年,磺胺都还是尖端药品的时代,这无异于“神药”!尤其是对于战伤感染,效果是颠覆性的。

他回想起前两天和英国怡和洋行那个傲慢的詹姆斯大班吹过的牛。当时对方对磺胺推崇备至,李文远故作高深地表示,他手里有比磺胺强效十倍的新药。洋行经理自然不信。李文远便顺势说:“耳听为虚,我先送你几支试用。等你看到它的效果,你就知道它的价值了。”

同样的说辞,他也对苏联开设的天工洋行、美国最时洋行,以及德国的礼和洋行的负责人说过。这些洋行背景深厚,与各国军方、政界关系密切,是推销军需药品的最佳渠道。

“是时候去送货了。”李文远心想。他小心地将20支青霉素分成西份,用不同的方式包装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文远穿梭在上海租界的街道上。他依次拜访了几家洋行的经理或熟识的买办,没有过多寒暄,只是神秘而郑重地将那几支“神奇的消炎粉”交到对方手上,再次强调其“惊人疗效”和“有限数量”,并表示期待他们的“试用反馈”。

这些洋行经理们虽然将信将疑,但李文远之前展现出的财力和神秘背景,让他们不敢轻视。尤其是礼和洋行的德国经理,对高效消炎药有着更首接的兴趣,德国正在扩军备战。

最后一站:礼和洋行——军火采购

在礼和洋行,送完青霉素样品后,李文远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采购需求:

“经理先生,除了新药,我还需要一批硬货。毛瑟C96驳壳枪,200支。木壳枪套要配齐。”

德国经理眼睛一亮,这可是大生意!“李先生有眼光!毛瑟C96是经典之作,加上枪托,就是一把精准的卡宾枪!价格嘛,80块大洋一支,绝对公道。”

“得了吧,少吹牛,这根本就是欧洲市场不认得货,跑到这里包装一下当成高端货了”李文远心里一阵郁闷,但是又不能说出来。

“子弹呢?”李文远问。

“一块大洋,十发。您要多少?”

“先来两万发。”李文远算了一下,这相当于2000大洋,加上枪价16000大洋,总共18000大洋,是一笔巨款,但是有张宝玉的“赞助”他现在付得起。

德国经理顿时笑容满面:“没问题!绝对都是德国原厂品质!李先生真是爽快人!”

李文远付了定金,约定好提货时间和地点。他购买这批驳壳枪,一方面是因为这枪在中国口碑极好,威力大,适合敌后行动;另一方面,他也是想把这批枪作为一份厚重的“见面礼”,等正式与上海组织接上头后,交给组织使用。这比单纯给钱更能体现他的诚意和能力。

走出礼和洋行,看着霓虹闪烁的上海滩,李文远心中盘算:青霉素是“鱼饵”,等着大鱼上钩;驳壳枪是“礼物”,准备献给娘家。而他自己,则像一个耐心的渔夫和信使,在繁华与危机并存的上海,布下了他的网,等待着关键的收获。

他的上海之旅,开始进入实质性的“产出”阶段。资金、药品、军火,都将成为支撑他未来更大行动的坚实基础。而这一切,最终都将流向同一个目标——支援抗联。

李文远抽空返回现实世界,立刻召来自家公司叫来小王两个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