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从玫瑰到西服 > 第26章 流年(第1页)

第26章 流年(第1页)

美方的制片经理开始显得焦躁,暗示超时会产生巨额费用。

江屿没有首接反驳,而是把摄影师和动作指导叫到监视器前,解释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个镜头,主角的腾空不是要表现他有多能打,而是要体现一种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穿梭的失重感和不确定性。灯光的角度需要再调整,要营造出一种非真实的光晕。”

江屿用草图和在场的特效人员沟通他设想的视觉效果。

江屿的专业、清晰和对画面极致的要求,逐渐赢得了团队的尊重。

大家发现,这位东方导演并非固执己见,而是对艺术效果有着极其精准的把握。

拍摄间隙,王祖仙前来探班。

两人漫步在异国他乡的街头,与港岛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王祖仙问起拍摄感受,江屿望着远处好莱坞山上的标志,说道:“这里的电影工业体系确实庞大、精密,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各司其职。

效率很高,也很专业。但有时候,会觉得少了点……烟火气,少了点即兴的、人情的温度。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固然稳妥,但似乎也扼杀了一些意外之喜。”

江屿开始思考,电影制作的本质,除了技术和规模,是否还应该有更核心的东西。

《幻影空间》上映后,果然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蕴含的东方哲学思辨惊艳了西方观众和评论界。

影片在北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更在评论界获得广泛好评,被认为“重新定义了科幻动作的美学可能性”。

江屿的名字,真正在国际A级导演的名单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次成功的国际合作,证明了江屿的才华足以在世界舞台上闪耀,但同时也让江屿更清晰地看到了不同电影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创作状态。

从国际影坛载誉归来,江屿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立刻投入下一部大制作的筹备中。

江屿悄然做了一件震动港岛电影圈的事情:宣布个人出资成立“屿基金”,并启动“新星导”计划。

在基金成立的发布会上,江屿面对众多媒体,阐述了自己的初衷:“港岛电影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未来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屿基金’和‘新星导’计划,旨在支持那些有独特想法、有表达欲望,但可能缺乏资金和机会的年轻电影人。

我们评估项目的标准,将首要考虑其创意和原创性,而非单纯的商业回报率。我希望能为港岛电影留住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计划一经公布,收到了海量的申请。

江屿没有将筛选工作完全交给团队,而是亲自参与了最终轮的面试。

在一间安静的会议室里,江屿见到了一个名叫阿斌的年轻人。

阿斌提交的剧本是一个关于即将清拆的唐楼里几位孤独老人的故事,节奏缓慢,充满温情与怀旧,商业前景几乎为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