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期待值被彻底拉满,预售票房一路飘红。
各大影院都为《功夫》安排了最高的排片率,黄金场次更是一票难求。
终于,到了电影正式上映的日子。
首映礼当晚,星光璀璨,盛况空前,但真正检验电影成色的,是遍布港九新界的各大普通影院。
晚上七点,铜锣湾、旺角、尖沙咀等地的龙头戏院,人潮汹涌。
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龙,电子显示牌上,《功夫》的场次后面几乎都标注着“满座”或“少量余位”。
检票口前摩肩接踵,观众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表情,讨论声不绝于耳。
“快点快点,要开场了!”
“我看了预告片笑了好久,正片肯定更搞笑!”
“不知道江屿能把星仔拍成什么样,好期待!”
影院内,灯光暗下,银幕亮起。当片头出现时,现场渐渐安静下来。
电影开始,是斧头帮嚣张跋扈的歌舞开场,喜剧效果十足,影院里立刻响起了轻松的笑声。
随着剧情推进,当阿星这个落魄的小混混出现,试图冒充斧头帮却屡屡出糗时,笑声变得更加密集和热烈。
然而,随着“猪笼城寨”三位隐世高手相继展露身手,尤其是那场雨中大战斧头帮的戏份,动作设计凌厉潇洒,充满力量感,观众们的反应从纯粹的笑声,变成了夹杂着惊叹和叫好的复杂情绪。
“哇!这么厉害!”
“原来裁缝这么能打!”
当琴魔兄弟出场,用琴音杀人于无形时,那种诡异的视觉和声音效果,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影院里鸦雀无声,只剩下紧张的呼吸声。
而包租公婆显露真正实力,太极拳与狮吼功的展现,更是将这种超现实的武侠奇观推向了高潮,引发阵阵惊呼。
影片的后半段,阿星被打通任督二脉,潜能爆发,与火云邪神的终极决战,场面宏大,想象力天马行空(如来神掌),同时又融入了星仔特有的喜剧元素(踩脚趾),观众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笑声、惊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当电影结束,灯光亮起,许多观众还沉浸在那个光怪陆离又热血沸腾的武侠梦里,意犹未尽。
紧接着,便是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一边随着人流走出影院,一边迫不及待地讨论着:
“太精彩了!又好笑又刺激!”
“那些功夫场面绝了!从来没看过这样的!”
“星仔这次不一样了,又搞笑又有点帅!”
“江屿太牛了,居然能拍出这种电影!”
从影院涌出的人潮,脸上大多带着满足和兴奋的笑容。
《功夫》用其独特的魅力,在上映的第一时间,就征服了绝大多数走进影院的观众。
口碑伴随着首映夜的结束,开始像病毒一样在港岛的街头巷尾迅速扩散开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江屿和星仔的这次联手,不仅没有让人失望,反而创造了一个超越期待的奇迹。一场新的票房风暴,己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