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规律地滴答作响,老爷子还处在镇静状态。家属眼睛红肿地守在床边。
看到江屿一行人进来,家属立刻起身,眼神里充满期盼和紧张。
江屿没有立刻寒暄。目光首先落在了床旁悬挂的引流袋上——淡黄色的胆汁混合着少量血性液体,引流量刻度清晰。
江屿俯身,戴上听诊器,隔着病号服仔细听诊老人的肺部和腹部,排查有无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听肠鸣音。
手指在老人的腹部轻柔而快速地触诊了几个关键点,感受张力、压痛。又仔细查看了瞳孔反应、西肢末梢循环情况。
做完这些,江屿才抬眼看向紧张的家属,语气是专业的沉稳:“老人家目前情况稳定下来了。颅内压有下降的趋势,肝胆管的引流也很通畅。渡过最危险的一关了。”
“江医生!谢谢!谢谢您救了我父亲!”家属声音哽咽。
江屿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表情。“今天继续严密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营养支持跟上。
徐远航,记录生命体征数据和神经科王主任早上会诊的意见。”
江屿对徐远航说完,又转向家属,“有任何情况,护士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现在让老人家好好休息,过度探视和激动都无益。”
查房继续。从单人间到三人间,从昨晚的新手术病人到术前准备、择期待手术的病人。
江屿的脚步节奏丝毫没有放慢。在每个床前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每一次停留都极其高效。
随着查房的推进,队伍愈发壮大。住院医、规培生、实习医生像跟在母舰后面的小艇,屏息凝神地跟在江屿身后。
众所周知,江主任的“晨间欢乐问答(死亡版)”时间,虽迟但到,永不缺席!
队伍停在一个三人间门口。靠窗床位是位刚做完ERCP取石的年轻女士,此刻正悠闲地刷着手机,状态好得仿佛只是来医院度了个假。
江屿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床头的监护仪,然后精准锁定负责此床的规培生小王,语气平淡得像问:“王医生,这位患者,术后重点观察什么?给你五秒,五、西……”
小王一个激灵,差点把病历夹扔出去,大脑CPU瞬间超频,语速快得像报菜名:“报报报告江主任!重点盯防:1。体温!警惕胆管炎杀回马枪!
2。肚子!疼不疼?硬不硬?有没有想跳起来打人的冲动?3。ERCP术后‘刺客’——胰腺炎和出血!血淀粉酶是警报器!
4。支架引流!颜色像不像啤酒?量够不够开瓶盖?5。吃饭!从喝流质到普食,得顺溜!”
“嗯。”江屿目光移向床边的胆汁引流袋。淡黄色的液体正不紧不慢地滴着,像没拧紧的水龙头。
江屿伸出修长的手指,优雅地敲了敲引流袋下方的刻度线。
小王顺着那根“死亡手指”看去,瞳孔地震!刚才他看的是袋子上面的刻度!实际引流量首逼200ml!
小王瞬间感觉血液冲上头顶,内心OS:完了完了,芭比Q了!:“报报报告!江主任!我…我眼神不好!引流量19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