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的麻豆腐炒得地道点儿;再来两碗豌豆黄冰镇上。”点完,江屿转向杨桃,眼神带笑,“今天尝尝地道的京味儿?”
“听着就馋了!”杨桃眼睛亮晶晶的,“江医生…呃,江屿,你是这儿常客啊?”
“叫我江屿就好,”江屿笑着纠正,拿起茶壶给两人倒上茉莉花茶,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尤其美食,值得用心对待。”江屿语气轻松,带着一种经历过世事后的豁达和享受当下的态度。
菜上得很快。糟熘鱼片嫩滑鲜美,白水羊头薄如纸片,蘸着椒盐入口即化,醋溜木须酸香开胃,麻豆腐炒得油润喷香。
两人边吃边聊。江屿谈吐风趣,从京城饮食的掌故聊到胡同里的趣闻,偶尔穿插一两个医院里无伤大雅的段子,带着点京式幽默,逗得杨桃眉眼弯弯。
杨桃也分享着酒店里遇到的各路“神仙”客人,她的爽利和生动的描述同样让江屿觉得轻松有趣。
茉莉花茶的清香和地道的京味菜肴间,两人之间的磁场悄然升温。
饭罢,暑气稍敛。江屿提议:“时间还富余,要不去后海边上遛遛弯儿?消消食,也看看水。”
“好啊!”杨桃欣然应允。她就喜欢江屿这份不刻意追求高大上,反而钟情于胡同水岸烟火气的劲儿。
后海边的垂柳枝条轻拂水面,岸边的酒吧咖啡馆还没到热闹的时候,显得清幽不少。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柳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晃动的光斑。两人沿着水边慢悠悠地走着,距离适中,偶尔手臂会轻轻擦过。
江屿很自然地充当着讲解,看到有年头的石桥或特色小店,随口提两句典故或趣事,语调平稳,淡定从容。
江屿当然也知道杨桃也是京城的,这是约会的过程,不信你问问杨桃记住江屿说什么了吗?光盯着江屿看了。
江屿在一个卖老北京玩意儿的小摊前停下,挑了把素面的桑皮纸折扇,扇骨是打磨光滑的竹子。
“扇扇,比空调风舒服。”江屿递给杨桃,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扭捏。
杨桃接过带着竹木清香的扇子,心里甜丝丝的。发现江屿虽然一首说这话,但观察入微,总能恰到好处地体贴。
杨桃多看了一眼卖糖葫芦的老爷爷,江屿会问:“来一串儿?解解腻”。
杨桃脚步稍慢看风景,江屿会不着痕迹地停下等她。这份润物细无声的周到,比刻意的殷勤更让人心动。
就在两人走到银锭桥附近,准备找个地方歇歇脚时,天空骤然变色!刚才还晴空万里,瞬间乌云翻墨。
狂风卷着尘土和柳叶呼啸而来,远处传来沉闷的滚雷声,带着京城夏雨特有的磅礴气势。
“哎哟!要下雹子吧这是!”杨桃看着瞬间黑下来的天,京腔都急出来了。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裹挟着夏日的蛮横,噼里啪啦如同撒豆般砸落下来!密集的雨点狠狠砸在青石板路、柳树叶和后海水面上,激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和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