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火》的余波对于江屿没有任何影响。
奖项的荣耀、票房的数字、评论界的毁誉,这些外人眼中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江屿心里却占不了太多分量。
在又一段悠闲的度假时光,充分体验了九十年代港岛的独特魅力后,江屿感到是时候开始新的创作周期了。
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江屿心中浮现,与星仔合作!
作为穿越者,江屿的脑海里装着未来数十年的华语电影图谱,而星仔,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最独特的明星之一。
他不仅是票房保证,更是一位真正的喜剧作者,其无厘头风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悲悯与对世俗规则的解构。
对于江屿而言,能与巅峰时期的星仔合作,既是圆自己作为影迷的一个梦,也是在这个时空里留下一个独特印记的方式。
此时是1994年,星仔刚刚凭借《唐伯虎点秋香》、《国产凌凌漆》等片稳固其票房霸主地位,
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己深入人心,但他未来那些更具作者气息、悲喜交融的深度作品,如《大话西游》、《喜剧之王》尚在酝酿中。
这正是切入的最佳时机。
通过圈内渠道,江屿向星仔的工作室发出了会面邀请。
此时的江屿己是金像奖最佳导演,声望正隆,江屿的邀请立刻得到了星仔方面的积极回应。
会面地点定在一家私密性很好的私人会所。
当天,江屿提前到达。
江屿心情略带一丝罕见的期待。
不久,星仔在助理的陪同下准时出现。
与银幕上活泼搞怪的形象不同,私下的星仔显得有些安静、内敛,甚至带着点拘谨,眼神中透着观察和思考的光芒。
“星爷,你好,久仰大名。我是江屿。”江屿主动起身,伸出手。
“江导,你好你好,恭喜你金像奖大获成功。”星仔握手的力量很实在,语气诚恳,带着对同行强者的尊重。
两人落座,初始的寒暄难免有些客套。
江屿没有过多谈论自己《无间道》和《枪火》的成功,而是真诚地表达了对星仔电影的欣赏。
“我看过你的很多电影,《赌圣》、《审死官》、《唐伯虎点秋香》……非常厉害。
你的喜剧不是简单的搞笑,里面有很独特的东西,对小人物的刻画尤其生动。”
这话说到了星仔的心坎上。
他遇到的多是夸他票房好、搞笑厉害的,但能精准点出他作品中对小人物关注的人并不多。
星仔的话匣子渐渐打开,开始分享一些对喜剧的理解,认为喜剧的核心是真实,是源自生活的尴尬和无奈。
江屿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并能从导演和编剧的角度提出一些专业见解,让星仔感到遇到了知音。
气氛逐渐热络后,江屿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准备好的剧本,递了过去:“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本子,感觉里面的角色,非常适合你。你看看有没有兴趣。”
星仔接过剧本,封面上只有两个字:《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