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铺子快要打烊,伙计们正准备上门板。
一位穿着半旧长衫的中年男子踱步走了进来。
中年男子目光沉稳地扫过店内的陈设和商品,最后落在伙计身上。
“伙计,请问你家东家江屿先生,可在店中?”来人语气温和地问道。
一个机灵的伙计连忙上前:“这位先生,您找我们东家有事?
东家正在后院休息,不知您如何称呼?小的好去通报。”
“敝姓杜。你只需说鸡公岭故人来访,江先生自会知晓。”
来人微微一笑,正是那位杜先生。
伙计不敢怠慢,连忙去后院通报。
江屿听到鸡公岭故人,眉头一挑,起身道:
“快请!请到客厅用茶!”
很快,杜先生被引到后院宽敞雅致的客厅。
两人分宾主落定,伙计奉上香茗后便恭敬退下。
“杜先生,别来无恙。”江屿笑着拱手,“没想到能在这里再见。”
“江先生才是真令人刮目相看!”杜先生感叹道,目光中充满赞赏,
“短短时日,竟将这肥皂生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
造福一方百姓,更聚拢了如此人心。杜某佩服!”
“小打小闹,糊口而己,比不上杜先生为国为民奔波劳碌。”
江屿谦逊道,心中己隐约猜到杜先生的来意。
两人寒暄叙旧了几句,回忆了一下鸡公岭那夜的短暂交流。
杜先生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江先生,实不相瞒,杜某此次冒昧来访,
一是眼见先生成就,心中惊奇,特来道贺;
二来,也是受组织委托,想与先生深谈一次。”
杜先生压低了声音,目光灼灼:
“如今国家积弱,外侮内患,民不聊生。
我党立志推翻这吃人的旧社会,
建立一个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地种的新华国。
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无数仁人志士加入进来,共同努力。”
“江先生你身手不凡,见识超卓,
更难得的是心怀百姓,有能力、有魄力。
组织经过观察,认为你是可以争取和信赖的同志。
杜某今日,便想正式邀请你,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