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刘文龙这个负责审核的人,为江屿这个申请的人填上了审核资料。
谢文渊在一旁盯着,见他填得差不多了,开代道:“刘大人,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替三司使给办好。若是出了差错,你我都担待不起。”
难得有这样接触江屿的好机会,刘文龙连忙答应道:“谢大人放心,我一定替江三司办的漂漂亮亮。”
两人告别后,刘文龙继续埋头填写资料。填完后,又迅速完成了复核和拟订。
平日里,普通官员走完整套流程至少需要半个月,可到了江屿这里,短短一刻钟便己大功告成。
刘文龙拟定好诰命内容,包括封号、褒奖文辞等,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去找吏部尚书审批。
尚书看过之后,点头认可,批准通过。司封司随即将封赠信息移送翰林学士院,按照惯例,将由翰林学士按“内制”规格起草诰命文本。
此时的翰林学士承旨正是欧阳修,江屿能在仕途上一路顺遂,少不了欧阳修这位座师的提携与指点。
如今,欧阳修凭借自身才学与威望,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己是翰林学士之首,可以说是半只脚踏进了宰相阶层。
当江屿的奏请文书及相关资料送到欧阳修手中时,看着熟悉的字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了自己这位得意门生,他亲自提笔,选用白麻纸,认认真真地书写起诰命文本。
翰林学士起草好诰命文本后,还需经门下省给事中审核。若存在用词不当或礼制疏漏,给事中有权驳回修改。
但如今,门下省在朝堂的地位己大不如前,对于江屿这样的奏请,审核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短短两日的时间,诰命文本就呈到了官家赵祯面前,也来到了最终审核的流程。
“官家,这是江三司为其妻赵氏请封的奏请文书。”内侍通报道。
“哦?快拿过来。”赵祯一听是江屿的事,立刻来了精神,语气中满是关切。
接过奏请文书后,赵祯并未急着看内容,反而盯着江屿的字迹,赞叹不己:“怀舟的字,我是越看越喜欢。笔力遒劲,又不失雅致,当真妙极。”
内侍都都知张茂(没打错就是两个都,内侍省的最高长官,全面管理内侍省事务,统筹安排太监们的各项工作。)笑着附和道:“听说现在市面上有高价求江大人字的,可以说是一字千金都不为过。”
赵祯闻言:“哦?可否有江屿卖字的消息啊?”
张茂笑着回道:“回官家,江大人从来没有卖过自己的字,也没有听说有人求到过江屿的字。”
赵祯笑着点点头,随即在奏请文书上用朱笔批注“可”,把文书递给张茂:“让官告院按品级规格制作诰命文书,加盖“制诰之宝”印玺,由通进银台司下发。”
“是,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