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李云龙抗日是什么电影 > 第36章 反思战役总结得失 构筑坑道决胜未来(第3页)

第36章 反思战役总结得失 构筑坑道决胜未来(第3页)

老矿工王师傅走到岩壁前,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又用手敲了敲,听了听声音。然后,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在岩壁上画了几个圈。

“首长,不能这么死打硬钻。”他瓮声瓮气地说道,“这石头,虽然硬,但它有纹路,有节理。你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都是它的‘软肋’。我们打炮眼,就要打在这些地方。而且,不能只打一个,要打一群,这叫‘梅花眼’。炸药也不能放多了,放多了,就把石头炸碎了,还得费劲往外掏。要放得恰到好处,让它整个裂开,我们再用撬棍把它撬下来。这叫‘放闷炮’。”

听完王师傅的讲解,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位团长和他的工兵排长,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还有,工具也得改造。”王师傅又拿起一根被打秃了的钢钎,“这钢火不行。回去得让铁匠给重新淬火。另外,光有钢钎不行,还得有专门用来掏碎石的掏勺,有用来通风的牛皮风箱。这些东西,我们都能自己做。”

李云龙听完,一拍大腿:“好!王师傅,你今天就别走了!你就在这个团,给我当总教习!你负责教,团长负责给你组织人!我给你个任务,三天之内,给我搞一个‘样板坑道’出来!吃的、喝的、用的,缺什么,你跟团长说,他解决不了,我来解决!”

他又转向那位团长:“你,立刻把全团的铁匠、木匠、石匠,所有有手艺的兵都给我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工具制造队’,专门给王师傅打下手!另外,把你们在战斗中缴获的美国人的工兵器材,都给我拿出来研究研究,看看有什么能用的!美国人能造的,我们也能造!我告诉你,我三天后回来看,要是你们的掘进速度还没提上来,我拿你是问!”

在李云龙的亲自督促和“土专家”的现场指导下,这个团的坑道作业,很快就出现了转机。战士们学会了寻找岩石的节理,学会了打“梅花眼”,学会了放“闷炮”。他们用炮弹壳做成了掏勺,用缴获的美军帐篷布和树枝做成了简易的风箱。掘进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三西倍。

一九五一年六月八日,星期五。

李云龙没有停歇,他马不停蹄地又赶到了西线的临津江东岸。这里的情况和中线正好相反。没有坚硬的岩石,到处是松软的黄土。战士们挖起来倒是省力,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塌方。

一个连队正在挖掘的坑道,因为前夜下了一场大雨,塌了半边,还埋进去两个战士,幸好被及时抢救了出来。这件事,给部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施工进度也慢了下来。

李云龙赶到时,那个连的指导员正在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战士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看着那个塌方的洞口,有些束手无策。

“李副组长,您看这……这土质太软了,跟豆腐渣一样。我们用了坑木支撑,可还是不行。雨水一泡,整个就塌了。”连长见到李云龙,像见到了救星。

李云龙走到塌方处,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捻了捻。“是啊,这土是不行。”他皱着眉头说。

他问身边的张工程师:“张大专家,你这个留过洋的,给我说说,碰上这种‘豆腐渣工程’,你们在苏联是怎么解决的?”

张工程师这次有了准备,他立刻从包里拿出图纸:“报告首长,根据土壤力学原理,对于这种松软土质,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喷浆’技术,就是在坑道壁上喷上一层速干水泥,形成一个坚固的保护壳。但是,我们没有水泥,更没有喷浆机。”

“说点有用的!”李云-龙不耐烦地摆摆手。

“那……那就只能加大坑木的密度,并且做好排水。”张工程师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

“这等于没说。”李云龙摇了摇头。他背着手,围着那个塌方的洞口来回踱步。所有人都看着他,等着他这个“总负责人”拿出办法来。

突然,他停下脚步,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不远处,朝鲜老乡用来堆放过冬泡菜的大缸。

“有了!”他一拍脑门,“谁说支撑就一定要用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土办法?”

他指着那些大缸,又指了指附近村庄的废墟。“你们看,朝鲜老乡的房子,很多都是用泥土做的土坯盖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学?把挖出来的土,掺上干草,做成土坯,晒干了,再用这些土坯来砌坑道内壁,不就行了?土坯墙上面,再抹上一层混合了石灰的粘土,用来防水!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喷浆’技术吗?”

他的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用土坯来支撑坑道?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李云龙看出了大家的疑虑,“我们还可以发动当地的朝鲜老百姓,跟他们学怎么和泥,怎么脱坯。他们最有经验了!我们帮他们打敌人,他们帮我们挖坑道,军民合作,还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说干就干。李云龙亲自带着人,到附近的村子里,向一位朝鲜老大爷请教制作土坯的诀窍。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并且发动战士们,利用战斗间隙,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坯制作。那些晒干的土坯,坚硬如石,用来砌筑坑道内壁,效果出奇的好。塌方的问题,迎刃而解。

一九五一年六月九日,星期六。

在一线的巡视,让李云龙更加坚信,真正的智慧在群众之中。他把在一线发现的各种“土办法”,比如“闷炮法”、“土坯支撑法”等等,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派人送回志司,要求立刻补充进第二版的《坑道作业指导手册》里,向全军推广。

这天傍晚,他正在一个前沿观察所,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敌军阵地,突然,敌人的阵地上,炮火开始轰鸣。数十发炮弹,呼啸着向他们所在的这片高地砸了过来。

“敌袭!进坑道!”阵地上的干部大声喊道。

李云龙和身边的战士们,迅速钻进了旁边一个刚刚挖好了主体的坑道里。炮弹就在他们头顶上爆炸,震得坑道里的泥土簌簌地往下掉。但在深达七八米的地下,他们能感受到的震动己经大大减弱。除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们几乎毫发无伤。

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炮火延伸后,美军一个排的兵力,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向这个阵地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打!”随着阵地指挥员一声令下。

战士们迅速从各个坑道口钻了出来,进入了地面上的射击位置。机枪、步枪、冲锋枪,同时开火。几名反坦克手,扛着火箭筒,从一个隐蔽的侧射火力点里,对准了那两辆坦克。

“轰!轰!”两声巨响,冲在前面的两辆坦克,一辆被击毁,另一辆被打断了履带,停在原地动弹不得。后面的美军步兵,失去了掩护,顿时陷入了志愿军的交叉火力网中。仅仅几分钟的战斗,美军就丢下了十几具尸体,仓皇地撤退了。

战斗结束后,阵地上一片欢腾。战士们毫发无伤,就打退了敌人一次连坦克的进攻。他们第一次,如此首观地感受到了坑道带来的好处。

李云龙从坑道里走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身边的团长说:“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让敌人的炮弹,给我们挠痒痒!等他的步兵爬上来,我们再出去,收拾他们!有了这地下的‘王八壳子’,我们就能跟美国人,耗到底!”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李云龙站在高地之巅,放眼望去,整个志愿军的防线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灯火和炊烟,远处,还隐隐传来有节奏的,镐头敲击岩石的声音。那声音,坚定而执着,仿佛是这支军队不屈的脉搏。他知道,一座新的,看不见的长城,正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而这座长城,将彻底改变这场战争的命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