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晓明的眼中,唯有通过竭力贬低崔浩然,才能有效地突显自身的伟岸与重要性。
这种心态恰似大地与高山之间的微妙关系,大地越是显得低洼平坦,高山便愈发显得雄伟壮观,二者相辅相成,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心理驱使他不断在言辞中削弱崔浩然,仿佛只有把对方踩在脚下,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然而,这种对比并不仅仅是方晓明的一厢情愿,它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周围人对这两位角色的看法与评价。
“你说得没错,”木婉清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地回应道,“假如没有婉清公司这个坚实的平台作为支撑,崔浩然断然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
自从崔浩然毅然决然地离开公司后,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随之画上了句号,而木婉清内心深处对崔浩然不禁滋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怨恨之情。她始终认为,崔浩然的成功离不开公司的培养和资源支持,然而他的离开却让她感受到了背叛和失望。
方晓明的一番话语,恰似一把锋利的刀刃,精准地刺中了她的心灵深处,让她更加坚定了对崔浩然的看法。
擅长洞察人心的方晓明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这番话可谓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深入地说道:“是啊,崔浩然这个人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感恩图报。倘若他心中尚存一丝感恩之情,就不会因为些许微不足道的琐事,便轻率地选择主动辞职,离开我们公司。木总你仔细想想,这个人是不是过于自私自利了呢?当时的情况无非就是公司未能给予他期望中的丰厚奖励,他便心生不满,借故离开公司,转而投奔周爱萍的麾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周爱萍与我们公司激烈争夺市场的一柄锐利武器。崔浩然的离开,不仅令公司损失了一名得力的干将,更在员工中造成了一种不良的示范效应,使得其他员工也开始对公司的奖励机制产生质疑。如今,我们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时刻警惕内部的军心动摇,这一切都与崔浩然的离去不无关系。”
方晓明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深深地敲击在木婉清的心头。她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崔浩然的离开对公司的影响竟如此深远,不仅在业务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在团队士气上投下了一层阴影。
崔浩然的背叛行为,更是让她感到一种被信任之人背后捅刀的痛苦,这种情绪长时间以来一首萦绕在她的心间,成为她心中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痕。
然而,尽管心中充满了不满与怨恨,木婉清也明白,如今最重要的不是沉溺于过去的伤痛,而是要尽快调整策略,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眼神中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她意识到,只有让公司重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才能让那些背叛者后悔自己的选择。
于是,木婉清果断地做出决定:“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加大对员工的激励力度,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奖励机制,让每一个为公司付出努力的员工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公司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整体。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重新赢得市场的认可。”
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崔浩然的离去,对婉清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堪称重大的损失。公司的业绩开始不断下滑,原本稳步上升的市场份额也被竞争对手逐步蚕食。客户投诉增多,员工士气低落,公司的运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尽管时至今日,木婉清仍未完全意识到,失去崔浩然,不仅仅是对公司整体发展的一次重创,更是她个人感情道路上的一大遗憾。
崔浩然在位时,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力,曾带领公司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他的离开让公司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可以说,公司目前这种日渐衰微、日薄西山的不景气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崔浩然的离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木婉清的内心深处对崔浩然抱有诸多看法,甚至隐隐怀有难以消解的不满情绪。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反思,如果当初能更好地对待崔浩然,或许公司的现状会截然不同。
聆听了方晓明这番鞭辟入里的言辞,对于木婉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莫大抚慰,仿佛一剂良药,暂时缓解了她内心的苦闷与纠结。
她顺势接过方晓明的话题,语气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毫不迟疑地说道:“你说得对极了,崔浩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忘恩负义之徒,他的所作所为,早己背离了当初的誓言与承诺。”
她继续说道:“我曾经那么信任他,给予他那么大的发展空间,可他却为了个人私利,选择在最关键的时刻离开。这不仅是对公司的背叛,更是对我们之间情谊的亵渎。我真是看错人了!”
木婉清的眼中闪烁着愤怒与失望交织的复杂光芒,情绪显得异常激动。
冉秘书在一旁的心情更是复杂难明。
回想起以往,即便连她自己,对崔浩然也并无特殊好感,总感觉他有些高不可攀,难以接近。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认识到崔浩然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仅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而且人品亦端正善良,待人真诚,处事认真,因而赢得了众多同事的尊敬与钦佩。
她深知,崔浩然在处理每一个项目时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的努力和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正因如此,她对方晓明和木婉清对崔浩然的负面评价感到愤愤不平,觉得他们完全忽略了崔浩然对公司的贡献。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些人总是基于片面的信息就妄下结论,全然不顾事实真相。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让她对公司的未来感到一丝忧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心中对崔浩然的认可。故而,她实在难以认同方晓明对崔浩然的负面评价,更无法苟同木婉清对崔浩然的非议。
在冉秘书看来,方晓明与木婉清的思维模式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