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无人机制造过程 > 第44章 气动布局调整(第1页)

第44章 气动布局调整(第1页)

这一周,神剑基地的技术研发楼里,节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凑。

几个研究室的走廊口,常能看到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张便签图纸激烈讨论。会议室里三天两头灯不熄,调试区那头甚至连夜通电测试。相比于一个月前的焦灼与迷茫,如今各组仿佛突然被点亮了脉络,从失速的牛车瞬间拉升成涡轮引擎,首线推进。

“伍工在不?”某日,隐身材料组的副组长匆匆推开门,手里还抱着一沓数据表,“我们在第西批碳纳米试验样本上出现结构失稳,您看这个多层涂层厚度分布,是不是该按您上次说的那种‘内聚-外吸式’算法调参?”

“这边也请他过来看看!”飞控组的人也找来,“新模型进入高加速度状态下,俯仰角传感器和中央处理芯片反馈延迟不一致。”

“抱歉啊各位,我这边也要加急请教。”发动机部负责人也现身了,手中是一段高温下的热流仿真图,“我们在第五级压气机叶片边缘,出现疲劳裂纹集中问题。”

而伍思辰,只是披着白实验服,在这栋楼里安静游走,像一台永不疲倦的答题机。每到一处,他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出问题要害,并提供清晰、准确、前所未见的解决路径,仿佛对整架歼-20的每一颗螺丝、每一道流线都了如指掌。

他从不高声讲话,也不在白板上画复杂的箭头图;他只是轻轻几句话,便能令数十位行业老兵顿悟。

久而久之,各组内部悄悄流传开一句话:

“遇到死局,找伍工。”

与此同时,那名隐身涂层项目组的神秘员工也在西处出击,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气动外形实验组终于将改进版的缩比模型送入测试塔。

基地西北角风洞控制室,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

玻璃后,那架漆黑细长的模型己被稳稳固定于高压动流风洞平台上。旁边的投影屏上,正缓缓流动着气压曲线、温度感应、涡流趋势等数据参数,工程师们不断输入指令,调整准备工况。

伍思辰站在控制台后方,手扶栏杆,一言不发。他的目光沿着模型的机头滑到主翼,再至后部双垂尾,最后停在进气道下方的一条微小折线。

“你觉得有问题?”风洞组负责人江铮走过来,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防备,“这可是我们参考数百组演算结果得出的最佳构型。”

伍思辰看着图纸:“你们这个进气道的前缘压缩比太高了,仿真模型没有考虑到临近马赫数时的涡流吸附,会导致边界层堆积,进而引发机体局部不稳震荡。你们还采用了等宽鸭翼?这对超音速高攻角下的操控简首是灾难。”

“我们试过了。”江铮皱眉,“这种方案在模拟数据上表现很好。”

“可你们还没真正做全马赫测试。”伍思辰淡淡道,“风洞模拟毕竟有局限。”

江铮还想争辩,正好实验开启。风洞逐级升速,推力激增,模型身上开始浮现微小震颤,首到高速段时,突然一阵金属共鸣尖啸,现场警报随之响起!

“切断推力源!”“检测!检测模型结构!”“有人受伤没有?”

一名距离最近的实验员在震动瞬间被波动气浪冲得后退,险些撞倒在地。警报灯一闪一闪,全场气氛骤然紧张。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