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倾尘的意思 > 72地址是不错比基尼(第1页)

72地址是不错比基尼(第1页)

青瓦下的暖冬

腊月廿三的雪,把徽州的青瓦染成了素色。林知夏蹲在祠堂后墙根,看着竹筐里那枚鹅蛋,指尖的冻疮又开始发痒。这是她今早从结冰的河滩捡来的,蛋壳上还沾着枯草屑,在寒风里却透着一点微弱的暖意。

“知夏!又躲在这里偷懒?”阿娘的声音裹着雪粒传来,林知夏慌忙把竹筐藏到身后。阿娘撩起围裙擦了擦她鼻尖的雪,语气软了下来:“知道你心疼这鹅蛋,可眼下家里连米都快没了,留着它也养不活。”

林知夏咬着唇摇头。三天前她在河滩看到母鹅被野狼咬伤,临死前还护着这枚蛋,她实在不忍心把它变成年夜饭。“娘,我能养活它。”她把竹筐抱在怀里,“我每天去山上挖野菜,省下的口粮给它取暖。”

阿娘叹了口气,终究没再反对。当晚,林知夏把鹅蛋裹进旧棉袄里,放在床头。夜里她总醒,伸手摸一摸蛋是否还温热。村里老人说,鹅蛋要孵二十八大才能出壳,还得保持恒温,她便把灶膛里没烧尽的炭火装进陶罐,放在竹筐边,白天抱着竹筐晒太阳,晚上就揣着蛋睡觉。

过了十天,林知夏发现鹅蛋上出现了一道细缝。她屏住呼吸,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蛋壳微微颤动,里面传来细碎的“笃笃”声。她兴奋地跑去找阿娘,阿娘看着蛋上的裂缝,眼眶红了:“看来这小鹅也想活着。”

从那天起,林知夏更小心了。她怕炭火太烫,就用布把陶罐裹起来;怕蛋壳太干,就每天用温水蘸湿棉布擦一擦。有天夜里雪下得大,屋里温度降了,她把鹅蛋放进贴身的衣襟里,整夜没敢翻身,天亮时胸口己经闷出了汗,却看见蛋壳上的裂缝又大了些,隐约能看见里面的小绒毛。

腊月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煮年饭,林知夏却守着竹筐不肯离开。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蛋上,突然“咔嗒”一声,蛋壳裂开了大半,一只湿漉漉的小鹅探出头来,嫩黄色的绒毛粘在身上,眼睛还没睁开,却本能地朝着温暖的方向挪动。

林知夏屏住呼吸,轻轻把小鹅捧在手心。它那么小,只有她的拳头大,细细的绒毛带着体温,心脏在掌心微微跳动。阿娘端着一碗米粥进来,看到这一幕,笑着把粥碗递过来:“快,给它喂点米汤。”

林知夏用指尖蘸着米汤,小心翼翼地送到小鹅嘴边。小鹅啄了啄她的指尖,发出细细的“啾啾”声,她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

开春后,小鹅渐渐长壮实了,一身雪白的羽毛,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像个小将军。林知夏给它取名“雪团”,每天上山挖野菜时,雪团就跟在她身后,遇到野兔还会扑上去追,惹得林知夏笑个不停。

西月里,村里来了个收鹅的商贩,看到雪团,愿意出双倍的价钱买下。阿娘有些心动,林知夏却抱着雪团躲进了柴房。“娘,雪团不是用来卖的。”她摸着雪团的羽毛,雪团好像听懂了,把头埋进她的怀里,发出委屈的叫声。

商贩走后,阿娘看着林知夏通红的眼睛,轻轻叹了口气:“不卖了,留着它给你做伴。”

入夏后,雪团开始下蛋了。每天清晨,它都会把蛋下在林知夏准备的草窝里,然后“嘎嘎”地叫着找她报喜。林知夏把鹅蛋收起来,攒够十个就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看着老人们笑着接过鹅蛋,她忽然明白,当初那枚差点被放弃的鹅蛋,不仅孵出了雪团,还孵出了满村的暖意。

这年冬天,林知夏又在河滩捡到了一枚鹅蛋。这一次,阿娘主动找来旧棉袄,帮她把竹筐铺暖和:“今年咱们再孵一只,让雪团也有个伴。”林知夏抱着竹筐,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雪团站在她脚边,轻轻蹭着她的裤腿,竹筐里的鹅蛋,正透着和去年一样的、微弱却坚定的暖意。

她知道,只要心里装着希望,再冷的冬天,也能孵出温暖的春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