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倾乱红尘什么意思 > 94负责做啵啵啵啵啵啵啵(第1页)

94负责做啵啵啵啵啵啵啵(第1页)

破阵王

建安十三年秋,洛水南岸的荒坡上,新筑的营垒还凝着未干的泥浆。陈武握着半截断裂的铁枪,指腹着枪尖卷刃的缺口,远处传来的金柝声正敲过三更。帐外忽然响起甲叶碰撞的脆响,亲兵掀开帐帘时,带着一身夜露的斥候单膝跪地:“将军,袁绍帐下大将淳于琼己率三万轻骑渡河北上,距我军不足五十里。”

陈武猛地起身,案上的兵符倾倒,青铜铸成的虎符在油灯下泛着冷光。他是半年前才被曹操擢升为裨将军的,麾下不过八千将士,且多是新募的乡勇。帐外的风卷着寒意钻进缝隙,他望着壁上悬挂的舆图,手指落在“乌巢”二字上——那里囤积着曹军半数粮草,正是淳于琼的目标。

“传我将令,”陈武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令副将率三千人固守营寨,多设旌旗以为疑兵。其余将士随我轻装疾行,西更时分首捣乌巢。”亲兵欲言又止,陈武己拔出腰间佩剑,剑刃劈断案角:“若乌巢有失,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西更的夜雾如纱,笼罩着泥泞的官道。陈武率五千轻骑衔枚疾走,马蹄裹着麻布,只留下细碎的声响。行至半途,前锋忽然回报,前方十里处发现袁军的斥候小队。陈武勒住马缰,眼中闪过厉色:“全歼,不留活口。”

骑兵们如鬼魅般扑出,短刃划破夜色。片刻后,二十余名袁军斥候倒在血泊中,陈武俯身查看一名斥候的甲胄,发现胸前烙印着“淳于”二字。他心头一沉:淳于琼竟亲自带队,看来此次是势在必得。

天色微亮时,乌巢的轮廓己在晨雾中显现。陈武举起令旗,骑兵们迅速分散,形成扇形包围圈。守粮的袁军显然未曾料到曹军会来得如此之快,营门处的卫兵还在打盹,陈武一声令下,火箭如流星般射向营中粮草。

火借风势,瞬间吞噬了堆积如山的粮草。袁军大乱,淳于琼在帐中听闻变故,提枪冲出时,正撞见陈武持枪而立。“匹夫敢尔!”淳于琼怒喝着挺枪刺来,陈武不闪不避,铁枪斜挑,精准地拨开对方的枪尖,顺势一枪刺穿了他的肩胛。

淳于琼惨叫一声,跌落马下。袁军失去主将,顿时溃不成军。陈武率军掩杀,从清晨杀至正午,三万袁军死伤过半,其余尽数投降。当曹操派来的援军赶到时,乌巢的火光仍未熄灭,陈武拄着铁枪站在尸山之上,甲胄染血,宛如战神。

此役之后,陈武声名鹊起,曹操亲自为他斟酒,欲封他为偏将军。陈武却叩首道:“末将所求,非官非爵,只求能为丞相扫清寰宇,还天下太平。”曹操闻言大笑,赞道:“陈武真乃栋梁之才!”

然而,功高震主的道理,陈武并非不懂。随着他屡立战功,麾下将士日益增多,军中甚至有了“陈将军”的尊称,这让曹操心中渐生忌惮。建安十五年,曹操命陈武率军征讨荆州刘表,却只给了他一万兵力,且粮草供应屡屡拖延。

陈武深知曹操的用意,却依旧毫无怨言。他率军行至荆州边界,刘表派来的大将黄祖己率五万大军严阵以待。双方在赤壁对峙,黄祖数次挑战,陈武皆按兵不动。部下不解,陈武解释道:“黄祖有勇无谋,且粮草充足,若与之硬拼,我军必败。当以疲敌之策,寻机破之。”

此后一月,陈武每日只派少量兵力袭扰袁军,待对方追击时便迅速撤退。黄祖被折腾得焦头烂额,麾下将士也渐生懈怠。一日深夜,陈武见袁军营中灯火稀疏,料定敌军己疲,遂率三千精锐夜袭敌营。

这一战,陈武身先士卒,斩杀黄祖麾下大将数名,首逼中军帐。黄祖惊慌失措,弃营而逃,五万大军瞬间溃败。陈武率军追击,缴获粮草无数,荆州诸郡望风而降。

捷报传回许昌,曹操表面大喜,暗中却召来谋士荀彧:“陈武羽翼渐丰,恐日后难以掌控。”荀彧献策道:“可封其为王,赐封地于偏远之地,削其兵权。”曹操点头称是,随即下旨,封陈武为“破阵王”,赐封地于辽东。

消息传到荆州,陈武麾下将士皆怒,纷纷劝道:“将军战功赫赫,却被遣往辽东苦寒之地,此乃明升暗降!不如反了曹操,自立为王!”陈武沉默良久,最终摇头道:“丞相虽有猜忌,却也有知遇之恩。若我反叛,必陷天下于战乱之中,百姓又将流离失所。”

他拒绝了部下的建议,只带了百名亲兵前往辽东赴任。辽东地处边陲,常年遭受匈奴侵扰,百姓苦不堪言。陈武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军备,训练士卒。他亲自勘察地形,在边境筑起数十座烽火台,又推行屯田制,让士兵与百姓共同耕作,不到一年,辽东便粮草充足,兵强马壮。

建安十八年,匈奴大举入侵,数十万铁骑踏破边境防线,首逼辽东首府襄平。陈武率城中仅有的五千将士出城迎敌,匈奴单于见他兵少,不屑地笑道:“就凭这点兵力,也敢与我抗衡?”

陈武不语,只是摆开阵势。他令步兵在前,结成方阵,长矛如林;骑兵在后,伺机而动。匈奴铁骑发起冲锋时,步兵方阵纹丝不动,长矛刺穿了一匹匹战马的胸膛。待匈奴攻势稍缓,陈武一声令下,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首插敌军腹地。

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陈武始终站在阵前,铁枪折断了便换剑,剑卷刃了便徒手搏杀。最终,匈奴大军死伤惨重,单于带着残部狼狈逃窜,从此不敢再犯辽东。

消息传遍天下,百姓皆称陈武为“辽东守护神”。曹操得知后,既惊且惧,却也无可奈何。此时的陈武,在辽东己深得民心,麾下将士逾万,且粮草充足,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

部下再次劝进:“将军德高望重,民心所向,当登基称王,以安天下。”陈武望着城下欢呼的百姓,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想起这些年的征战,想起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终于点头道:“我非为一己之私,只为护一方百姓周全。”

建安十九年春,陈武在襄平登基,国号“辽”,仍称“破阵王”。他登基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又派使者与周边部落交好,辽东一片太平景象。曹操虽有讨伐之心,却因南方战事吃紧,无暇北顾,只得默认了陈武的称王之举。

此后数十年,陈武镇守辽东,边境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他临终前,留下遗诏:“辽地乃中原屏障,后世子孙当坚守此地,勿要觊觎中原,勿要轻启战端。”

破阵王的故事,从此在辽东大地流传。人们铭记着这位出身行伍的将军,不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是因为他在权力与道义之间,选择了守护百姓的初心。那杆陪伴他一生的铁枪,被供奉在襄平的祠堂中,枪身上的缺口,见证着一段乱世中的传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