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光光回家路
腊月二十七的清晨,赵磊把最后一箱海鲜塞进后备箱时,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了转瞬即逝的雾团。他拍了拍锃亮的黑色SUV,后视镜里映出小区门口早点摊蒸腾的热气,像极了此刻心里翻涌的期待。
"走了?"妻子林梅抱着裹成粽子的儿子,羽绒服拉链拉到最顶端,只露出一双笑弯的眼睛。赵磊接过孩子塞进安全座椅,指尖触到小家伙冰凉的耳垂,忽然想起三年前挤绿皮火车时,儿子冻得首哭的模样。
导航提示"全程一千二百公里"时,林梅正给母亲打电话。"妈,别炖排骨了,我们带了帝王蟹。。。。。。对,赵磊特意托码头朋友留的。。。。。。不用接,我们开自己车。。。。。。"赵磊听着妻子语气里藏不住的雀跃,方向盘打得更稳了。
车过长江大桥时,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江面上。林梅忽然指着手机笑出声:"你看三婶发的朋友圈,说咱村头那棵老槐树都挂上红灯笼了。"赵磊探头瞥见照片里熟悉的歪脖子树,枝桠间晃着十几个红绸灯笼,像极了小时候盼年的心情。
他们在服务区休整时,遇到同是返乡的货车司机。"安徽的?"对方递来根烟,"我拉着一车彩电回河南,今年老板发的年终奖,够给老家盖两间厢房。"赵磊笑着摆手,从后备箱拎出两盒车厘子:"尝尝,给孩子带的。"看着对方眼里的惊讶,他忽然想起刚创业那年,揣着仅剩的两千块钱回家,连瓶像样的酒都舍不得买。
夜幕降临时,车驶进县城。路灯串起的暖光里,林梅数着路边的变化:"呀,供销社改成超市了""快看,张叔家的二层楼盖起来了"。儿子趴在车窗上喊"灯笼",满城的霓虹竟比城里的写字楼夜景更让人心里发烫。
村口的路比去年又拓宽了些,远远就看见老槐树下攒动的人影。车刚停稳,母亲就踩着棉鞋跑过来,粗糙的手抚过车窗:"可算回来了!"赵磊刚打开车门,侄子侄女就钻进来抢后备箱里的零食,三婶举着手机录像:"让城里亲戚看看,咱磊子出息了!"
堂屋里的火炉烧得正旺,赵磊把帝王蟹放进新买的不锈钢盆时,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着烟笑。"爸,开春我带您去体检。"赵磊递过一条软中华,父亲接过去着烟盒,忽然起身往灶台走:"我给你炖了腊猪蹄,你小时候最爱啃的。"
年夜饭摆了满满两桌,院子里的烟花升起时,赵磊给每个长辈包了红包。小叔喝得脸红:"磊子,你记不记得你十八岁出去打工,背着蛇皮袋在村口哭?"赵磊望着窗外漫天星火,忽然明白所谓风光,不是开了好车赚了钱,而是能让牵挂的人眼里有光,能把当年的委屈,都过成如今的团圆。
大年初一拜年时,赵磊挨家送伴手礼。走到当年借给他路费的王奶奶家,老太太拉着他的手不放:"好孩子,知道疼人了。"林梅在一旁笑着说:"奶奶,明年我们回来盖新房,接您去城里住段时间。"檐角的冰棱滴答落水,在青砖地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像极了岁月里那些温柔的印记。
返程前整理行李,母亲往后备箱塞了二十斤糯米、一坛子腌菜,还有父亲亲手做的竹制玩具。赵磊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村庄,林梅忽然说:"其实去年你生意受挫时,我就想好了,哪怕开面包车回来,也是回家。"赵磊握紧妻子的手,阳光穿过挡风玻璃,在儿子熟睡的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他忽然懂得,所谓风风光光回家,从来不是衣锦还乡的体面,而是无论走多远,总有扇门为你敞开,总有群人等你归来。就像此刻车窗外掠过的田野,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会在春天抽出新绿,在冬日里藏好温暖,等着游子把每一段归途,都走成最踏实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