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首奔九嵕山的龙脉穴——那是昭陵的核心,在主峰半山腰,西周埋着八块镇龙石,按八卦方位排列。可现在,乾位的镇龙石被挪到了坤位,石下的土裂了道缝,里面的龙气往外冒,却被一层黑气挡住了——是玄阳子之前布的“锁气煞”!
“得赶紧把石头挪回去,还用三牲血激活!”李淳风说,三牲血就是鸡血、狗血、牛血,能聚阳引气,这是《青囊经》里记载的“阳血启脉”之法。士兵们赶紧去准备,李淳风则盯着龙脉穴的裂缝,心里隐隐不安。
等镇龙石归位,三牲血浇上去,石头突然发出金光,裂缝里的龙气冲破黑气,往上冒了出来。“成了!”李淳风松了口气,打开锦盒,取出龙袍碎片,“现在把煞胎带过来,用碎片裹住,埋进龙脉穴就行。”
李治让人去长安取煞胎,没过多久,士兵就用特制的桃木笼子装着煞胎来了。那煞胎在笼子里疯狂跳动,想往外冲,可桃木克阴,它根本碰不到笼子壁。
李淳风接过笼子,走到龙脉穴前,刚要把碎片贴在煞胎上,突然发现碎片的金光弱了不少,煞胎反而更兴奋了,表面的血丝暴涨,竟然冲破了笼子的一条缝!“不好!碎片的龙气不够!”
他赶紧翻开推背图,第十象的批注还有下半句,之前没看清:“龙气不足,需借太子血引之。”李淳风抬头看向李治,刚要开口,李治己经拿起匕首划向指尖:“先生别说了,为了长安,为了李唐,这点血算什么!”
鲜血滴在龙袍碎片上,碎片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李淳风赶紧把碎片裹在煞胎上,狠狠塞进龙脉穴,再用镇龙石压住。穴里传来一阵凄厉的尖叫,然后就没了动静,裂缝也慢慢合上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李淳风的肩膀也不疼了,黑气渐渐退了下去。可就在这时,昭陵主峰突然晃了一下,远处的朱雀门传来巨响,守陵士兵跑过来大喊:“李太史!不好了!地动了!龙脉穴的土又裂了!”
几人跑到龙脉穴一看,镇龙石竟然被顶起来了一点,裂缝里冒出黑烟,煞胎的尖叫又传出来了!李淳风拿出推背图,第十象的图纹突然变了,原本闭合的裂缝里画出了一只手,正抓着龙袍碎片!
“是武媚娘的残魂!”李淳风脸色惨白,“她藏在煞胎里,刚才没被镇住!”话音刚落,天空的黑星突然亮得刺眼,一道黑气从黑星射下来,钻进龙脉穴的裂缝,镇龙石“轰隆”一声被顶开,煞胎从里面冲了出来,表面的血丝变成了龙形,朝着李治扑过去!
“殿下小心!”李淳风扑过去推开李治,自己被煞胎扫中后背,一口鲜血喷在推背图上。图卷突然发出金光,缠住了煞胎,可煞胎的力量越来越大,金光都快被撑破了。
就在这时,昭陵的陪葬墓方向突然传来钟声,是魏徵墓的镇魂钟!钟声一响,煞胎突然颤抖起来,力量弱了不少。“是镇魂碑的力量!”李淳风喜出望外,可紧接着,钟声就停了,魏峰跑过来大喊:“李太史!魏徵墓的镇魂碑被黑气腐蚀了!上面的字都掉了!”
煞胎挣脱金光,再次扑过来,李淳风拿起桃木剑迎战,却被煞气震得连连后退。薛仁贵冲上来帮忙,方天画戟刺中煞胎,却被弹了回来。李治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想起推背图的谶语“民心为基”,他举起龙袍碎片,对着守陵士兵和百姓大喊:“大家一起喊‘李唐不灭’!用民心的力量镇住它!”
“李唐不灭!李唐不灭!”喊声震天,百姓的信念之力顺着碎片涌出来,形成一道金光墙,把煞胎困住了。李淳风趁机举起桃木剑,刺向煞胎的中心——那里是武媚娘残魂的核心。
煞胎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开始慢慢收缩,可就在这时,天空的黑星突然坠落一颗小星,首奔煞胎而去!小星融入煞胎的瞬间,煞胎停止收缩,反而膨胀起来,表面的龙形血丝张开嘴,吐出一道黑气,首奔长安方向!
“不好!它要回长安!”李淳风大喊,想去追,却被煞气绊住脚。只见煞胎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远处的山林里。
李淳风瘫坐在地上,看着空荡荡的龙脉穴,心里满是绝望。推背图第十象的最后一句“三年为期,武脉再发”仿佛在耳边回响,而刚才那道黑气,明显是冲着长安的百姓去的。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长安方向狂奔而来,脸色惨白:“李太史!长安出事了!好多百姓突然昏迷,嘴里喊着‘武媚娘’的名字,太医都查不出原因!”
李淳风猛地站起来,后背的伤口疼得钻心,可他顾不上了。那道黑气肯定是煞胎散出的“迷魂煞”,要是不赶紧化解,长安又要乱了。可煞胎跑了,镇魂碑坏了,龙袍碎片的力量也弱了,该怎么办?
他看向推背图,第十象的后面,第十一象的残页露了出来,上面只画着一个女子的背影,手里拿着一面镜子,旁边写着“镜中影,煞中魂”。
悬念:长安百姓昏迷是煞胎的迷魂煞所致吗?该用什么方法化解这种大范围的煞气?逃跑的煞胎藏到了哪里,它会借助黑星的力量变得更强吗?推背图第十一象的“镜中影”指的是什么,是能克制煞胎的法器,还是武媚娘残魂的另一种形态?魏徵墓的镇魂碑被腐蚀,还有修复的可能吗?李淳风刚经历昭陵大战,伤势未愈,又要赶回长安应对危机,他能找到破解之法吗?